最近,印度一家名为“IDRW”的网站报道了一则听起来有些“离谱”的消息。报道称,印度方面利用金砖国家会议的机会,秘密向中国接触并“敦促”中国将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E隐身战斗机的时间推迟三到四年,也就是不得早于2029年。其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给印度刚刚起步的国产五代机项目“争取足够的发展时间”。
![]()
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几何?但凡对国际军贸和外交惯例稍有了解的人,恐怕都会会心一笑。一个国家通过私下渠道去“敦促”另一个主权国家,延迟向其友好国家交付已经达成的防务装备,这在外交实践中是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这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投射,反映了报道方,或者说其背后所代表的某种势力,内心深处的一种焦虑和期盼。内容或许“一点不真”,但其中透露出的担忧情绪,却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一款尚未正式交付的战斗机,能让印度某些方面如此“坐立不安”呢?这一切还要从南亚次大陆长期的军事平衡,以及现代空战规则的深刻变革说起。
![]()
尽管在之前的印巴空战后,印度官方宣传上占据了“胜利者”的地位,但多方信息显示,印度空军内部实则充满了挫败感和深刻的忧虑。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据英国媒体等外电报道,在那场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凭借其战机搭载的霹雳-15E超远程空空导弹,取得了显著战果。报道称,印度的“阵风”战斗机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多次“击落”,甚至导致飞行员恐慌失措,在返航降落时发生了事故。
![]()
这场空战清晰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现代空战中,拥有先敌发现、先敌发射能力的超视距空战武器,其决定性作用正在急剧上升。霹雳-15E这类超远程空空导弹,使得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在对方战机的机载雷达探测范围之外就发起致命攻击。这种“无声猎杀”的能力,给亲身经历过的印度飞行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迫使印度空军高层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装备体系和战术思想。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巴基斯坦明确表示对歼-35E的期待,无疑是在印度空军的焦虑上又加了一重砝码。歼-35E是中国基于自用歼-35战斗机发展的出口型号,属于典型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它具备的雷达隐身能力、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一旦加入巴基斯坦空军,将不仅仅是“量”的补充,更是“质”的飞跃。它将彻底打破目前南亚上空的力量均势,使巴基斯坦获得对印度空军的代差优势。印度现役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虽然性能优异,但毕竟是四代半战机,在面对真正的隐身五代机时,其雷达发现距离将大幅缩短,很可能重蹈“被动挨打”的覆辙。
面对迫在眉睫的空中威胁,印度方面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但其选择却透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无奈和仓促。
![]()
在远程空战武器方面,印度急切地寻求能够对抗霹雳-15E的装备。他的目光自然投向了传统的军事合作伙伴俄罗斯。据报道,印度正在积极推动采购俄制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这款导弹射程宣称可达300公里,最初是为米格-31截击机设计的。在俄乌冲突中,R-37M against 乌克兰老旧的苏制战机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当乌克兰换装西方战机后,其战绩便大幅下滑。这凸显了R-37M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特定的作战环境和对手水平。
归根结底,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他人的“延迟”或“让步”,更不能建立在侥幸心理之上。唯有脚踏实地发展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才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长期竞争中站稳脚跟。南亚的天空博弈,才刚刚进入一个新的、更复杂的章节。而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真正的安全,永远来自于自身的强大与稳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