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新国标(GB17761-2024)正式实施后,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在三季度主要表现为 “旧标清库提速、新标升级发力” ,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
一、整体市场表现:出货量同比增长
据奥维云网(AVC)PSI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国内电动两轮车内销出货量达2150.5万台,同比增幅23.4%,新国标实施后的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其中9月作为新标落地首月,内销出货量738.4万台,同比增长19.3%,新旧标车型需求形成合力,推动单月出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
这一增长既源于旧标车型 “窗口期” 的消费集中释放,也得益于新标车型技术升级后对新增需求的承接,反映出市场对政策过渡的适应,以及企业对供需节奏的精准把控。
二、旧标清库
新国标明确2025年9月1日起全面终止旧规范车型生产权限,此前的过渡期为企业预留了产能调整空间。但受新标对车辆最高车速的强制性约束影响,消费者因新标车型速度性能下降产生心理预期落差,购买偏好持续向旧标车型倾斜。
在此背景下,企业将旧标清库作为三季度核心任务之一:通过推出高性价比刚需车型、终端促销(如降价100-300元、以旧换新补贴)、渠道密集铺货等方式,精准捕捉过渡期消费需求,快速收割存量市场份额。这一动作不仅帮助企业消化旧标库存、回笼资金,更积累了渠道资源与用户基础,为后续新标车型全面切换做好铺垫。
三、新标升级
面对新旧标切换,头部企业(如雅迪、爱玛、台铃、九号等)采取 “双线并行” 策略,在清库旧标的同时,同步推进新国标车型产品结构升级。
![]()
以Z世代为核心的 “新消费” 客群成为新标车型主要受众,企业将技术升级重心锚定在智能配置(如蓝牙解锁、APP互联)、骑行舒适性(如减震系统优化、座椅升级)及安全性能(如电池防火设计、防篡改功能)三大维度,通过差异化体验对冲新标对速度的约束;
企业通过线下门店体验、线上宣传等方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新标车型的安全与智能优势,逐步引导消费观念从 “追求速度” 向 “注重品质” 转变。
四、12月后全面进入品质阶段
2025年12月将是旧标车型销售的最后节点,此后行业将全面进入新国标主导的品质安全提升阶段。当前企业已开始提前布局,聚焦两大技术方向突破,以填补速度约束带来的体验缺口:
- 研发更高安全性的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防漏液设计),降低火灾风险;
 - 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如碳纤维、高强度铝合金),在满足新标重量要求的同时,提升车辆续航与操控性。
 
整体来看,行业增长逻辑已从 “政策红利驱动” 转向 “技术创新驱动”。未来只有持续攻坚核心技术、以研发赋能产品的企业,才能在规范后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共同推动电动两轮车行业高质量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