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朝鲜直接公布了新宪法,全文可见,少了四个字,先军政治。这一举动,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属于金正日时代的那套军事优先逻辑,正逐渐被时间推着往后退。
可文字可以删除,现实却不能被轻易改变,军费没降,军队没减,口号换了,但骨架还在。
当初金正日靠着“先军政治”度过了生死关头,而如今,这套曾经救命的制度,正一寸一寸地拖着朝鲜往下沉。
![]()
金正日的生存赌局
金正日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坐上了朝鲜最高位的,他的接班过程拖了十多年,既不像金日成那样靠战争建立威望,也没有公开选举来支撑合法性,他的权力积累靠的是幕后运作。
早在1970年代,金正日就在党内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慢慢建立起对媒体、意识形态和安全部门的掌控。
换句话说,他是靠操控信息和人事起家的,而不是靠军功或经济成绩。
![]()
但到了1994年,父亲金日成突然去世,金正日不得不正式接班,那一年对朝鲜来说,是内外压力最大的一年。
苏联已经解体,来自莫斯科的经济援助一夜归零,朝鲜的对外贸易几乎瘫痪。国内则是气候灾害频发、粮食歉收不断,饥荒已经在多个省份蔓延。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朝鲜的核计划,美国等国家对其施压加剧。
![]()
金正日此时面临的是一个几乎被孤立的国家,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社会,他没有多少时间,也没有太多选择。
在这种局势下,他提出了“先军政治”,意思就是一切以军队为重,军事优先,军人优先。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策略,金正日清楚,军队是他能迅速掌握、能立即动用的力量,经济搞不好可以拖,但军队不能乱。
![]()
他要的是忠诚、稳定和控制力,而这些,军队能给他。
于是金正日把国家有限的资源向军方倾斜,粮食、物资、福利优先保障军队,军人成了社会的特权群体,军方成了政权的中轴线。
从结果来看,这一选择确实帮他稳住了政权,但它也像一颗钉子,把朝鲜牢牢钉在了“以武维稳”的轨道上,不仅让经济改革无从谈起,也埋下了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
![]()
军队当家,社会结构开始变形
进入新世纪,“先军政治”从一项策略变成了国家制度,军队不仅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工具,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那时候的军人是朝鲜最“吃香”的职业,军队拥有独立的粮食配给系统,住房待遇优厚,子女教育优先,甚至连一些民用项目也归军方管理。
![]()
很多本该由专业部门承担的建设任务,比如修水坝、建工厂、开矿山,全被军队承包了。军方成了国家的“万能包工头”,从农业到工业,什么都管。
但军人并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市场经营者,他们干起这些事来,效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项目质量也堪忧。
朝鲜很多基础设施就是在这种体制下建起来的,表面上看似有人干活,实际上投入产出极不匹配。
![]()
与此同时,民间经济被严重压缩,因为资源都被军队吸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粮食配给不稳定,医疗条件差,教育投入下降,社会阶层开始明显分化。军人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为了吃饱饭而参军”的现象。
年轻人不是因为信仰国家而应征入伍,而是因为军人有饭吃、有衣穿。
![]()
这种状况也让军队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扭曲,军队不再是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机构,而是成了一个自转的系统,既吸收资源,又主导政策,还掌控媒体和意识形态。
政权变得越来越依赖军队,不仅在物质上,也在政治上。
金正日的统治结构就像一个倒三角,军队在最底部支撑着一切,任何改革稍有触动,都会引起整台机器的不稳定。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便到了金正恩时代,军队仍然是“不能碰”的红线,即便删去了“先军政治”一词,军队的地位依然不变。
这个系统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安排,而是深深嵌入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中。
从战略优势到发展死角
金正日深知,朝鲜的常规军力即便再多,和韩国及其盟友比起来也有明显差距。
![]()
韩国在技术、装备和财政上的优势,朝鲜根本补不上,尤其是新世纪后,韩美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朝鲜的安全焦虑达到了顶点。
于是,金正日把全部赌注押在了核武器上,他认为只有核武才能弥补军力上的劣势,才能确保政权不被外部威胁推翻。
2006年,朝鲜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也彻底改变了朝鲜的外交局势。
![]()
核试验确实增强了朝鲜的战略威慑力,但也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联合国很快启动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外汇收入锐减,朝鲜的对外贸易几近停顿。
本就脆弱的经济被进一步压缩,依赖进口的生产链条大多中断,朝鲜的孤立状态日益加深,民众生活更加拮据。
更麻烦的是,核武器并不能解决内部问题,它只能吓退敌人,却不能带来粮食、技术和就业。
![]()
先军政治的逻辑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闭环,为了安全让军队优先,为了弥补军力不足发展核武,为了核武被制裁,再为了稳定继续加码军队。
这个循环中,民生始终被排在最后。
金正恩上台后,虽然多次释放改革信号,也尝试通过对外谈判争取缓解制裁,但现实是,他没有改变军队在国家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
哪怕删改了“先军政治”四个字,军费依旧高企,军队依然享有特权,改革依旧停留在边缘地带。
结语
“先军政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金正日在极端困境下作出的选择,它曾帮助他稳住局势,也帮助他掌控了政权。
但代价是沉重的,朝鲜错过了经济转型的窗口期,社会结构严重失衡,民众长期处于物资短缺与信息封闭中。
![]()
金正恩继承的,不只是一个政权,更是一整套难以动摇的制度架构,他想调整,却难以彻底推翻;想改革,却处处受限。
删掉“先军政治”四个字容易,真正让国家摆脱“军字当头”的逻辑,才是最大的挑战。
一个国家,如果总是靠军队来维系稳定,靠核武器来博取谈判筹码,靠恐惧来维持秩序,终究走不远。
![]()
安全固然重要,但如果牺牲了发展,最终连安全也难以保住,这不仅是朝鲜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国家在选择发展路径时必须思考的现实命题。
参考资料
朝鲜公布新宪法全文:删去“先军思想” 2019-07-12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