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话“立冬在月尾,家家有病鬼”,是啥意思?今年立冬在月尾吗?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将迎来冬季里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节气”了。
![]()
立冬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同时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十月节令。中国传统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今年是在11月7日,农历九月十八。
在《孝经纬》中对立冬节气的解释是 :“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通俗点说,就是霜降过了十五天之后,天上的北斗星斗柄指向“乾”这个方位时,就是立冬了。“冬”的意思是终结、收尾,到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自然界的万物都该收起来、藏起来了,准备好好过冬。
![]()
老话说“立冬交十月”,而2025年的立冬是出现在农历九月里,按民间的说法,算是“早立冬”。
“早立冬过年穿单衣,晚立冬冷到三月中”,意味着当年的春节期间可能已经比较暖和了。
这个好理解,有闰月的年份,过年对应的公历时间通常都偏晚。比如,2026年春节就是在2月17日,相对较晚。而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比较固定,前后不差1-2日,所以,过完年已经到雨水节气了,温度已经回升了。
立冬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我国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之一。其中,“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八节”则是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关键节气,标志着季节转换和自然节律的变化。
作为节日的立冬,古代当天习俗是非常丰富的。例如,古代的天子立冬这一天会率百官举行迎冬仪式,而民间则会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祈求冬季平安、来年丰饶。
另外,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交子之时”寓意季节交替,也有“补嘴空”的谐趣。而我国南方地区则不同,通常会煲汤进补,如羊肉炉、姜母鸭、四物鸡等,以积蓄能量抵御寒冬。
![]()
此外,古代人们也会通过立冬天气预测冬季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相反,如果立冬当天阴天下雨的话,则往往预示着当年冬天气温可能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南方和北方即便立冬当天天气情况一样,预测的结果却是相反的,这点要搞清楚。例如。在《田家五行》中就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的讲法,和之前的那句谚语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
11月7日立冬,在民间还有“立冬月头,过年不出手;立冬在月中,单衣过寒冬;立冬在月尾,家家有病鬼”的说法。什么意思?今年立冬是在月尾吗?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一、立冬月头,过年不出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出现在一个农历月的上旬里的话,那么就预示着过年的时候比较寒冷,说明当年多半是个冷冬。
二、立冬在月中,单衣过寒冬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立冬交节在一个农历月的中旬,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一整个冬天可能会比较暖和,多半是个“暖冬”。
这样一来,冬天如果不太冷的话,冬天里的雨雪天气也能会相对减少,气候干燥,人们甚至可能只需要穿单薄的衣服就能度过寒冬(夸张的说法)。
类似的农谚还有 “立冬在月中,无雪又无霜”,表达的意思相近。
![]()
三、立冬在月尾,家家有病鬼
这句谚语并不是说古人有“迷信”思想,而是古人通过夸张方式强调:当立冬出现在一个农历月的下旬时,通常预示着当年的冬天较为寒冷。
古代时的保暖措施比较差,不仅房屋可能四处漏风,保暖衣物可能也会很少。所以,冬天过于寒冷的话,人体更容易因适应不良而生病,需要格外注重防寒。
这句农谚在提醒人们注意冬天防寒保暖的同时,更强调的是冬天寒冷。
类似的农谚还有“立冬在月尾,寒在正月中”、“立冬在月尾,无雪也要冷十天”、“立冬月尾,二月很寒”“立冬在月尾,二月倒春寒” 或 “立冬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等,表达的意思相近。
都是说,如果立冬节气落在农历下旬的话,按照老祖宗总结的经验,往往预示着当天冬天不仅寒冷,还冷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
冷的时间长,长到来年春天,就可能会导致出现“倒春寒”天气,对已经返青的农作物和早春播种的作物以及开花的果树的威胁都是很大的。
那么,2025年的立冬在哪,是在月尾吗?
2025年的立冬是交节在公历11月7日,农历九月十八这一天,显然不是在月尾,而是在月中。按照上面的说法,可能预示着冬天可能没有往年那么寒冷。
当然,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全国这么多地区不能一概而论,简单作为参考即可,要想更加准确的判断,还要结合当地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来综合判断。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您认为老祖宗留下的农谚还准不准了?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