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宏观影响:改善外循环,降低风险溢价
1.关税下调提振出口
美方取消10%“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中国整体有效关税率从27%降至17%。如果按照测算来说,关税率每降1%对应出口弹性约1%,本次调整或推动中国对美出口回升10%,全年出口增速提升约1个百分点。核心受益的行业有电子设备(出口占比5.4%)、家具(5.8%)、服装(5.3%)等这些对美敞口较高的制造业。
2.出口管制双向松动
美方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缩小实体清单范围;中方暂停稀土、锂电池等物项出口管制一年,缓解关键资源贸易限制。
3.航运成本下降
双方暂停互征港口附加费一年,降低海运物流成本。美方这一项主要影响集运,中方主要影响油运/干散货。
4.农产品贸易加速
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中国对美大豆进口关税或从23%降至13%,但美豆性价比仍弱于巴西——当前中国进口美豆占比仅20%。
![]()
二、
金融市场反应:预期兑现,中期趋势延续
金融市场上我的策略观点是,目前市场预期充分,磋商成果符合10月以来市场博弈方向,短期影响有限。中期来看逻辑未变,全球货币秩序重构,有中国基本面支撑+AI科技革命的业绩兑现,这些仍是牛市根基。投资配置建议保持仓位,风格从单一科技成长转向均衡来警惕局部过热板块获利了结风险。
外汇市场来说,人民币升值基础强化,中美利差收窄+出口韧性+年末结汇需求,汇率仍有升值潜力。可以持续观察。
![]()
三、
行业影响分析
直接上表,一目了然:
![]()
终章、
磋商成果总结
本次磋商通过关税互减、出口管制暂缓、航运费用暂停三大举措,显著降低双边贸易摩擦成本。短期来说提振出口敏感型行业——电子、家具、纺服,及航运需求,稳定企业盈利预期;中期来说强化人民币升值基础,支撑市场风险偏好,但需关注政策执行细节及新增催化;长期来说凸显中国供应链韧性,加速制造业全球化布局,特别是家电、纺服产能出海,对冲地缘风险。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关税政策反复、美国大选后对华策略转向和全球需求超预期放缓的风险存在。
【如何看中美关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