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一名女大学生李某在网络上公开指责其授课教师存在“讨好男性”、“态度傲慢”等不当行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2
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令人震惊——这名学生非但没有认真听讲,反而捏造事实对老师进行恶意中伤。
![]()
3
但她未曾料到,这位胡姓教师并非普通教职工,而是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的法律专业人士,面对诽谤果断选择依法维权,坚决追究到底。
4
那么,这场风波是如何爆发的?该生的行为是否已触犯法律?她又将承担何种后果?
![]()
5
事情的导火索出现在10月29日下午,一所重庆高校类似“校园表白墙”的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了一条匿名投稿。
6
投稿者为该校一名姓李的女生,情绪激烈地列举了对胡老师的四项指控:称其“课堂言语尖酸”、“频繁表现出迎合男性的倾向”、“把无礼当作风趣”、“滥用教师权威打压学生”,甚至讽刺她是典型的“女强人做派”,一时间激起广泛讨论。
![]()
7
就在不实言论持续扩散之际,被影射的胡老师迅速现身学生群聊,正面回应质疑。
8
她连续发问,要求李某拿出所谓“刻薄”、“媚男”、“压人”、“失礼”的具体证据,并在追问无果后亮出关键动作。
![]()
9
原来,胡老师并未被动等待,而是第一时间联系平台运营方获取投稿人信息,同时完整保存相关截图与传播记录,明确指出该行为属于名誉侵权,已涉嫌违法。
![]()
10
群内气氛瞬间凝固,仅半小时后,李某意识到无法隐瞒,最终主动承认系自己所为,并向老师道歉认错。
![]()
11
随着李某的坦白,事件全貌逐步清晰。胡老师也在群内详细还原了此前所谓的“矛盾冲突”。
12
在上周的一节课程中,她按照常规流程随机提问四名学生,其中三人为男生,一人是身为学习委员的李某。
![]()
13
考虑到李某可能因紧张或基础薄弱难以作答,胡老师特意挑选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提问,结果对方仍未能回答出来。
14
出于关心,老师怀疑她是否因私人问题影响状态,课后还专门留下她进行沟通交流,试图给予帮助。
![]()
15
然而李某却误解老师的善意,当场态度恶劣,满口“老子怎样怎样”,言辞间毫无基本尊重,这一幕不仅有班长当场见证,教室内的监控视频也完整记录了下来。
16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李某口中所谓的“媚男”证据,竟只是因为其他男同学答对问题时,老师给予了温和鼓励和肯定。
![]()
17
对于这种逻辑混乱的指控,胡老师起初只觉荒唐,没想到李某后续的操作更是变本加厉,表面认错,实则毫无悔意。
![]()
18
她先是声称自己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导致上课分心;接着又辩解“媚男”一词只是“误用网络流行语”,企图以“年纪小冲动”、“情绪不稳定”博取同情与宽恕。
![]()
19
10月30日,她通过另一个匿名账号再次发布道歉声明,表示认识到言论失当,恳请获得一次改正的机会。
![]()
20
但令人愤怒的是,有网友扒出,就在同一天,李某仍在个人朋友圈悄悄辱骂胡老师,言辞极其不堪,甚至诅咒老师替自己“挡灾消难”。
![]()
21
由此可见,她的道歉不过是迫于压力的表演,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反省,纯粹是为了逃避责任而做的表面文章。
22
可一旦谣言被放大传播,误导公众认知,就可能对胡老师的职业声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23
据多位知情学生透露,胡老师平时极为体贴温暖,曾因察觉某位学生家庭变故心情低落,主动约谈疏导;还曾从国外亲自带回珍贵的专业原版书籍,无偿借给学生深入研读,是一位真正用心育人的良师。
![]()
24
不仅如此,胡老师不仅不存在“讨好男性”的行为,反而长期致力于推动女性在法学领域的平等发展,积极打破职场性别壁垒,优先招收女研究生,并免费提供大量高价学术资源支持她们成长。
![]()
25
不少网友感叹:李某这次真的踢到了铁板上,因为她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一位专业过硬、背景深厚的法学专家。
![]()
26
![]()
27
胡老师本科就读于中国民航大学法学系,硕士与博士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专业,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廉政与审计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地位颇高。
![]()
28
![]()
29
尤为巧合的是,她目前正在主持一项重点科研项目,主题正是“网络恐怖主义的刑事法规制”,李某此次实施的网络诽谤行为,简直是直接撞上了她的研究领域核心。
30
正如网友调侃:本想炼一颗“保研丹”提升自己,却不料遇到顶级药材反遭反噬;又好比练气期的小修士妄图污蔑大乘期长老,结果被一招制服。
![]()
31
或许在李某看来,“批判媚男”是小红书式毕业答辩的标准答案,但胡老师才是真正吃透《刑法》这本“大红书”的行家里手。
![]()
32
截至10月31日,涉事班级辅导员仅回应称“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处理”,校方尚未公布最终处理决定。
![]()
33
胡老师明确表态:单纯的口头道歉无法弥补造成的名誉损害,返校后将正式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追究法律责任,并计划将此案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使用。
![]()
34
![]()
35
如此一来,原本冰冷的网络攻击,反倒成了生动的教学实践素材。
![]()
36
从法律角度看,若李某发布的不实内容浏览量超过5000次,或转发量突破500次,即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7
即便未达刑事门槛,其行为也已违反《民法典》第1024条关于公民名誉权保护的规定,须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38
更为严重的是,胡老师因此次事件深受打击,心寒之下宣布今后在该班级全面取消课堂提问、作业布置与考勤记录,也不再分享任何学习资料。
39
明明尽职尽责,却被恶意诋毁,认真教学竟成了被攻击的理由,换谁都会感到失望与痛心。
![]()
40
![]()
41
这样一来,李某不仅要面对潜在的法律追责,还会连累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与成绩表现。若有人因此挂科、补考失利或错失奖学金,恐怕也会对她心生怨怼。
![]()
42
毕竟,李某已是成年人,不再是七八岁的孩童,不能刷几个短视频、学几句网络热梗,就自以为掌握了正义话语权,随意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一次,确实该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
![]()
43
本文信息来源
44
【1】潮新闻,2025-10-30,“女大学生网上吐槽法学老师刻薄媚男,老师称不接受道歉将起诉女生侵犯名誉权”.
![]()
45
【2】澎湃新闻,2025-10-30,“大学生匿名指控女老师‘刻薄媚男’,当事老师:不接受道歉将起诉女生侵犯名誉权,学校已介入处理”.
![]()
4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