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在观察者网的专访里直言不讳,说战争形态变了,中俄得放下“技术民族主义”的包袱,赶紧深化军事技术合作。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战场上啥高科技都冒出来了,美国那边还带着一堆盟友围堵。
但细品品,这话背后的味儿有点不对劲。俄罗斯自家军工这几年露怯露得厉害,卡申这时候跳出来呼吁,不会就是想借着合作的名义,捡现成的中国技术成果吧?
![]()
2025年这趟访谈,瓦西里·卡申直接点题:俄乌战场上,FPV无人机和低成本AI技术把战术全搅和了,部队密集集结的风险飙升,损毁率直线上升。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像扔炮弹一样,每天砸上千架无人机,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整个军工体系的考验。
卡申接着说,中国和俄罗斯都爱搞技术自立,这没错,但军工合作太浅了。不像美国和北约盟友那样,把设计、制造外包出去,中俄这边多是卖买现成装备,或者各干各的。他举例,美国的F-35战机项目,零件散在全球,合作链条长得像蜘蛛网。
中国呢?福建舰那种电磁弹射航母,全球首创,全靠自家啃硬骨头。卡申的意思很清楚:单枪匹马扛不住华盛顿那帮人,得联手。尤其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老底子,但新东西少,卡申承认自家在创新上落后,建议中俄共享资源,互补短板。
![]()
访谈里他还扯到中亚博弈,美国推C5+1机制,中国搞一带一路,俄罗斯靠集安组织。中亚国家聪明着呢,不会轻易站队,但如果美国在中亚玩乌克兰那套代理人把戏,中俄得联手堵住。
卡申强调中俄依赖性强,美国竞争不光是对付北京,还得防日本、欧洲、以色列、韩国这些军工高手。但话说回来,他这呼吁来得太巧了,正赶上俄乌停火谈判卡壳,特朗普那边扬言加关税,普京得赶紧找盟友分担压力。卡申没明说,但潜台词是:中国军工牛了,得拉一把俄罗斯。
有人觉得卡申点中要害,中俄战略伙伴,本该多合作;也有人质疑,俄罗斯军工真有啥能给中国的?毕竟,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的T-90坦克和苏-34轰炸机表现平平,还得靠伊朗无人机和朝鲜炮弹顶着。这时候谈合作,俄罗斯图啥?不是白捡便宜,就是想缓解自家压力。
![]()
中俄军工合作,说起来历史不短,但深度一直上不去。早在2015年,两国就签了重型直升机联合研发协议,目标是搞出起飞重量38吨、航程630公里、升限5700米的大块头,能扛坦克过山沟。
协议是6月25日在圣彼得堡敲定的,哈尔滨和伊尔库茨克的工程师们交换了上百页蓝图,测试了风洞模型。可十年过去,2025年了,项目还卡在初步框架,实际制造没影儿。俄罗斯那边资源被俄乌冲突吸干,测试延期,样机堆仓库里落灰。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但合作节奏乱了。
再看CR-929远程宽体客机项目,2015年5月9日莫斯科备忘录签完,2017年9月定名,联合团队在上海和叶卡捷琳堡比对发动机参数,模拟飞行轨迹。俄罗斯退出是2023年8月22日的事儿,官方说是制裁挤占资源,中国商飞直接接盘,更名C-929,2025年原型机风洞验证都过了。
俄罗斯呢?转头申请自家专利,却卡在供应链,材料进不来。这俩项目,本该是军民融合的样板,结果成了各自单干的例子。军工上更明显,中俄多是出口现货,像S-400防空系统卖给中国,价格公道,但技术转让少。
![]()
为什么这样?根子在实力差距。中国军工从追赶到领跑,花了二十年。055型万吨驱逐舰,全球新一代神盾标杆,射程500公里的火箭炮,大口径制导精准。六代机原型机试飞了,四川舰那种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全球首款。
俄罗斯呢?苏-57五代机产量低,实战少,继承苏联遗产多是“考古式”升级,吃老本。俄乌冲突三年多,西方援助的标枪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让俄军吃亏,本土装备也尴尬。俄罗斯引进伊朗的沙赫德无人机,朝鲜的KN-23火箭炮,这些二三流水平的东西都成救命稻草。
合作前提是互补,可俄罗斯现在有啥让中国眼热的?核潜艇技术老了,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修了十年还下水难。卡申呼吁克服“技术民族主义”,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俄罗斯精英对合作有疑虑。中国军工超俄式设计了,俄罗斯怕丢面子,更怕技术外流不对等。
2025年3月,卡申在另一个会议上说,中国在中东军贸上大步走,已成高科技武器供应商,这话酸溜溜的。合作浅尝辄止,俄罗斯卖技术换钱,中国买来消化吸收,自成体系。这就像俩人合伙开店,一个手艺活儿牛,一个资金足,但牛的那方总想多拿分成,合作就黄了。
![]()
俄罗斯军工的困境,不是一天两天。苏联解体后,军费砍半,人才外流,90年代底谷期,工厂关门,工程师改行卖菜。普京上台后,军工复苏,2010年代出口火爆,卖给印度、越南、埃及。
但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一打,问题全冒头。西方制裁卡脖子,芯片、机床进不来,生产线停摆。T-14阿玛塔坦克,吹了五年,2025年还少量服役,成本高实战少。苏-57隐身战机,产量不到20架,发动机不稳。
战场反馈更狠。乌克兰用土耳其TB2无人机炸俄军仓库,成本低效果高。俄罗斯反击靠伊朗改装的无人机,2025年上半年,黑海港口卸下几百箱,叉车忙活半天。朝鲜的155毫米炮弹,卡车从边境拉来,填补库存空缺。
这些进口货,质量参差,俄军基层抱怨多。卡申在访谈里承认,战争形态变了,密集部队危险大,得靠无人机群和AI。但俄罗斯研发慢,2025年北方海路合作协议签了,中俄联合工作组运转,可军工上,俄罗斯资源全前线倾斜,后院起火。
这时候卡申跳出来,目的显而易见。俄罗斯精英看中国军工眼红,福建舰下水,全球瞩目;歼-20升级,空中优势稳。2025年9月,卡申又说中国空军崛起,打破美军垄断,北京预算重空军海军,实战质疑少。
但俄罗斯呢?空军老化,苏-35在乌克兰丢了二十多架。呼吁合作,就是想分杯羹。说白了,俄罗斯落后了,不光技术,工业基础也弱。制裁下,卢布贬值,军费缩水,2025年国防预算虽涨10%,但通胀吃掉大半。
![]()
卡申的话,戳中俄罗斯痛点:单干不行,得抱大腿。中国是天然伙伴,无上限战略协作。但目的不纯,就在于俄罗斯想白拿。过去军售,中国付钱拿技术,现在轮到俄罗斯求技术了。
展望未来,中俄军工合作,不会一夜爆棚。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办了,专家们聊欧亚安全,卡申也掺和,评估俄罗斯-中国在区域安全架构上的前景。
但军工具体,进展慢。C-929项目,中国独力推进,2025年风洞测试过关,预计2030年首飞。俄罗斯宽体机方案,专利批了,但材料短缺,延期成常态。重型直升机,2015年启动,2025年无新消息,俄乌冲突是借口,根子在能力不足。
俄罗斯得自省。军工落后,不是钱的事儿,是体系问题。中国在中东军贸上,卖高科技系统,俄罗斯份额丢了。卡申在9月文章里承认,中国超俄式设计,精英疑虑多。合作得对等,中国不傻,不会无条件输出。俄罗斯自救要紧,军工改革得跟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