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与检测机制
核心原理
热板测痛仪利用恒温加热的金属板(通常设定为50-55℃)刺激动物足底,热刺激通过热传导激活皮肤伤害性感受器,触发脊髓和大脑的痛觉信号传导。动物会通过本能逃避行为来应对热刺激,从接触热板到出现逃避行为的潜伏期(即反应时间)被定义为痛阈,痛阈的长短与动物的痛觉敏感度呈负相关。
![]()
设备构成
热板:提供均匀稳定的热刺激平台
温度控制系统:准确调节并维持设定温度(±0.2℃)
计时系统:准确记录从接触热板到出现痛反应的时间
传感器:检测特定痛行为并触发计时停止
二、镇痛行为反应的具体表现
舔后爪
直接和常见的镇痛反应,动物通过舔舐受热足底来减轻局部热刺激。实验通常以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主要痛阈指标。
抬后爪
逃避性反应,反映痛觉强度。动物会尝试抬起受热足部避免持续接触热板,这一行为也被用作痛觉评估的辅助指标。
跳跃
强烈逃避行为,通常在热刺激持续出现。作为更强烈的痛反应,跳跃行为常作为实验的终止信号。
三、实验操作流程与标准
前期准备
动物适应:测试前1小时转移至实验环境,适应温度和噪音
设备校准:确保热板温度稳定在设定值(如55±0.5℃)
动物筛选:预测试选择痛阈5-30秒的合格个体
测试步骤
将动物置于热板上,立即开始计时
观察并记录首次出现舔后足的时间(潜伏期)
若60秒内无反应则终止测试,按60秒计算
每组动物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终结果
数据采集与分析
痛阈提高百分率=[(给药后痛阈-基础痛阈)/基础痛阈]×100%
排除未抓稳或后肢辅助用力的无效数据
建议计算抓力体重比(N/g)以除个体差异
四、应用
主要应用
镇痛药品筛选和效果评估
慢性镇痛模型(如神经损伤或病症)研究
痛觉过敏或痛觉超敏机制探讨
热板测痛法因其对组织损伤小、动物可重复使用、痛反应潜伏期长等特点,成为镇痛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方法。通过准确控制实验条件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获取可靠的数据支持镇痛机制研究和药开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