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颇有些魔幻色彩。官方数据显示,70座重点城市的房价环比继续下跌,但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价格已经有所回升。最近的周度报告更加直观,少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一周销量超过6000套,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子挂满100天也不见动静。上海9月成交前十的楼盘里有一半以上价格“10万+”,高端盘热度飙升,而远在东北的长春,库存消化周期已经超过36个月。
又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旺季过去了,楼市的两极分化还在加剧。
真正复苏的城市,有核心区域撑住,政策也踩准了点
这一波传统旺季里,销量和价格真正稳定,而不是靠补涨凑数的城市,只有上海、杭州、成都等寥寥几个。
上海的9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5.6%,在70座城市里处于领跑位置。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三周环比上涨15%,站到了年内高点。有业界人士表示,上海的楼市泡沫挤干净后,会有实打实的需求上量,毕竟作为楼市优等生,高端项目占比较高,有消费力的群体并不受周期小波动的影响。
![]()
![]()
![]()
杭州和成都实现了稳扎稳打的小幅复苏。杭州的9月新房价格同比涨3.6%,二手房在10月里连续两周维持1200套以上的成交量,持续出彩的杭州土地市场也保持了应有的热度。成都在10月里实现了一周的二手房成交量超过4200套,环比上涨36.2%,而且基本是刚需在撑场,随政策给到的购房补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宁波和东莞的楼市也在“银十”周期迎来了一波小反弹,宁波的特点是改善型需求占比较大,而东莞实现了二手房周成交环比暴涨6成以上。
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以精准的政策,实现了对楼市实实在在的拉动。
未达预期的城市,政策也在推,但成交就是“温吞水”
这一轮周期里,北京和深圳的政策也给得很足,但市场却没有顺势复苏,业绩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北京的9月新房价格环比涨0.2%,但二手房成交量下滑,虽然有少部分的租房群体动心想要出手,但更多有改善需求的客户还在观望。简单来说就是,北京的刚需还在,但购买力有些表现平淡,改善需求没有被充分激活。
深圳9月的新房价格环比下降1%,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跌1.7%,虽然10月底二手房周成交量有所回升,但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差了一截。“卖的怕卖亏,买的怕买贵”心态在深圳特别明显。深圳的库存虽然下降了一些,但非核心区的房子依然难卖,光明、坪山等区域的新盘促销力度比市区更大,但去化率仍是刚过50%。
武汉本来以为“好房子”政策能够很好的救场,也确实有项目开盘就售罄,但多数的楼盘仍是不温不火的老样子。武汉楼市的新房依赖度较高,一旦刚需接不上力,市场就会掉下来。
这些城市的问题在结构方面,政策没有完全戳中痛点,光靠促销,明显拉不动长期的需求。
![]()
认清楚城市分化的真相,比啥都重要
总体来看,这个“金九银十”,为数不少的城市楼市在原地踏步,既没有复苏的迹象,也没有下滑的太狠。刚需一年比一年少,库存却没有下降,这种“剪刀差”近乎无解。
数据显示,近期的房价同比降幅有所收窄,这确实是一个好信号,但得拆开来看。形势较好的,只是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多数城市还是在以价换量,距离全面回暖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来看,未来的楼市基本没有了“普涨”的可能,核心城市的楼市会越来越稳,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需要慢慢去库存,直到供需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