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其实是个阴天。
柳州鱼峰区的山脚下,雾气没散,岩洞口潮湿滑腻。
考古队第六天进场,谁也没想到,会在那个不起眼的石缝边,碰到一块像是骨头的东西。
![]()
年轻队员先是当成动物骨头,顺手刮了刮,结果灰土一落,那一排牙就露出来了——白得发亮,整整齐齐,一点没碎,像刚从牙医诊所出来的一样。
现场一下子静了。
谁都没说话。
![]()
不是不想,是不敢。
在广西这种高温高湿的地方,别说三万年,就连几百年的骨头都常常是碎渣一堆。
可她——三万年,一动不动地躺着,牙齿还这么完整。
![]()
考古队那天晚上,没人吃得下饭。
说起来,凤岩洞其实并不陌生。1958年,旁边的白莲洞里就挖出过“柳江人”的头骨,那会儿还闹出不小的动静。
凤岩离那儿不到十公里,洞型也差不多,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结构,洞里湿,风少,空气一股石灰味儿,适合人住,也适合……留下。
![]()
这回发现的遗骸,是个女性。
大概三十多岁,牙齿28枚,没蛀牙,没缺口。
下颌线闭合得很好,颅缝还在,头骨没散。
![]()
姿势很特别——侧卧,双腿内收,像是蜷在一起睡着了。
右手搭肩,左臂垂地,掌心朝下,脸冲着墙壁。
不是摔下来的,不是随便扔的,更像是有人轻轻地,把她安放在那里。
![]()
那时候的南方,还处在旧石器晚期。
没有陶器,没有金属。
人们多半靠采集、狩猎维生,住在半山腰的洞穴里,来来去去,居无定所。
![]()
可她不是临时歇脚的样子。
一动不动,三万年都没被扰动过。
周围也没其他骨头,没发现群体埋葬的痕迹。
![]()
她是一个人来的,还是一个人留下的,没人知道。
墓坑里没看到木结构,也没有火塘,说明埋葬的过程很简单。
自然回填,连封顶都没有。
![]()
就像是,那一群人中,有人悄悄地,把她埋了,然后走了,再也没回来。
洞口的西侧,发现两把石制刮削器,一块动物的肩胛骨,还有一块鹿角状的骨片。
工具不大,磨损也不重,看起来不像是特意陪葬的,倒像是她生前用的。
![]()
也许是她的生活用品,也许是她死前还攥在手里的东西。
说实话,这地方的保存状态,太不寻常了。
广西的地表土壤酸性强,骨头埋几年就容易腐。
![]()
可她的骨骼,尤其是牙齿,几乎没受到侵蚀。
研究人员检测后发现,牙齿外层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碳酸钙包膜,跟洞里岩石渗出的矿物成分一致。
这层“壳”像天然的密封层,把牙齿包得严严实实。
![]()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科院的专家后来解释说,洞穴底层的碳酸钙沉积,加上空气流通差、温差小,形成了类似“真空”的环境。
再加上没有动物扰动,整个遗骸就被封在了一个慢慢沉积的时间胶囊里。
更有意思的是,从她牙齿的微磨损痕迹看,这位女性当时主要以植物为食,吃得很均衡,没有烟熏痕迹,也没有咬硬物造成的牙损。
这说明,她的生活虽然原始,但并不困苦。
她吃的食物干净,多半是野果、根茎、坚果这类,也可能偶尔吃点肉类,但不是靠啃骨头维生的那种生活状态。
考古队在她下方30厘米的地层,还发现更早的烧骨和石灰结壳残块。
那层东西,可能属于另一拨人。
说明这个洞曾被不同人群多次使用,有时候是栖居,有时候是埋葬。
这地方,不是“她的”洞穴,而是许多人来过又走的地方。
那天晚上,广西文物研究所的考古日志上写了一句话:“人骨无扰动,牙洁如雪。”
后来,中国社科院和清华的古DNA研究团队也介入了。
他们希望能从她的牙本质里提取出线粒体DNA,如果成功的话,就能比对柳江人、田园洞人,以及东亚旧石器晚期的其他个体,看看她属于哪一支,跟谁有关。
那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不能沾污,不能加热,每一步都得在无菌环境里进行。
研究人员说,她的牙齿和骨骼,可能会告诉我们她吃什么、喝什么、住哪儿、怎么死的,甚至还能拼出一小段远古的迁徙路线。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一整代人、那一整段历史的碎片。
她没有名字,没有陪葬玉石,也没留下任何象征身份的物件。
可偏偏就是她,成了这个时代最清晰的见证者。
她的脸始终朝着洞的深处。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
也许那是她生前最熟悉的方向,也许有人希望她能在黑暗中安静地睡去,不再回头。
从那以后,考古队在那个洞穴再没找到第二具人骨。
参考资料: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柳州凤岩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25年
王志伟主编,《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汇编》,文物出版社,2016年
刘武、吴新智,《中国古人类研究进展》,《科学通报》,2012年第57卷第2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