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大英帝国,在它的巅峰时期,疆域横跨全球五大洲,统治着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人们说“太阳永不落于大英帝国”,因为无论白昼或黑夜,总有一处英属殖民地沐浴在阳光下。而今天的美国,同样主导着全球金融、军事与话语体系,过去七十年称霸全球。可现在,它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正在走大英帝国的老路”。
![]()
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韵。
大英帝国的衰败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崩塌,而是一连串制度透支、战略扩张、金融空转、殖民叛乱、技术错配、意识形态封闭等因素共同发酵的结果。从1880年代的“相对衰落”开始,到二战后的“正式交棒”,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而今天的美国,正站在一条惊人相似的路径上——只是主角换了,剧本没变。
第一步,是产业空心化和金融霸权的错位。
19世纪的大英帝国,靠着工业革命在全球确立了生产优势,但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在钢铁、化工、电力、制造业全面赶超,伦敦却选择了维持“金融中心”地位而不是再工业化。换句话说,大英放弃了生产,转向资本游戏。
今天的美帝,是否正复制这一步?二战后,它一度是全球制造业的绝对王者,占全球产值的近40%。而现在呢?全球芯片产能只有10%,汽车产能不到5%,中低端制造几乎彻底丢光。它的支柱变成了华尔街、高科技平台、美元霸权。看起来很“先进”,实际上是越来越脱实向虚。硅谷的泡沫、股市的癫狂、债务的暴走,背后全靠美元信用强撑,而不是实体产业撑盘。
大英帝国的“City of London”金融繁荣曾长期掩盖制造业衰退的事实,美帝的“华尔街+硅谷”也一样。可当产业根基不在了,金融霸权终究只是高空走钢丝,一旦信用震荡,整套系统都会雪崩。2023年硅谷银行、第一共和、签名银行相继暴雷,不是偶然,是预演。
第二步,是过度扩张的军事消耗与全球治理成本。
在19世纪末期,英国为了维持帝国秩序,在全球驻军几十万,单在印度的常驻部队就高达15万人。随着反殖民运动崛起,英军越来越疲于奔命,开销越来越大。二战爆发前,英国军费已占财政支出的37%以上,远超负担能力,而财政赤字迅速飙升,最终债台高筑,不得不靠美国的“租借法案”续命。
而如今的美帝,情况有多像?它在全球拥有800多个军事基地,常驻部队遍布中东、亚太、欧洲、非洲,每年军费高达8000多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39%。单单驻日、驻韩、驻德三地的驻军维护就要花掉上百亿美元。再加上乌克兰战争援助、南海巡航、台海维稳,已经不是“战略负担”四个字能概括的。
战争有两个打法:打一场赢一场,叫战略投机;打一场拖一场,叫战略透支。
从阿富汗撤退的狼狈,从叙利亚的灰头土脸,从俄乌战事的“代理人困局”来看,美帝正在陷入“大英式困境”:打不赢,也退不了。全球治理成本指数飙升,但收割效率却在下降。眼看着东大、大熊、三哥、朗子等一众势力逐渐摆脱其控制,美帝在中东、亚太、非洲搞了一大圈,最后发现:白忙活。
第三步,是殖民体系崩解与全球秩序失控。
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全面瓦解。从印度独立,到非洲去殖民化,再到澳洲、加拿大逐渐脱离“帝国认同”,英国无法再用海军和驻军维护秩序,而其道德权威和话语体系也逐渐崩塌。殖民地不再信任帝国的“仁政叙事”,而是纷纷选择自立门户。于是,大英从“全球支配者”变成了一个“孤岛王国”,最终加入欧共体寻求庇护。
今天的美帝,其实也面临类似的秩序解体问题。
美元体系再强,它的霸权逻辑仍然需要“全球共识”。可现实是,去美元化趋势已经发生——东大和大熊之间的本币结算已成体系,金砖国家开始推动“新支付平台”,连沙特、巴西、印尼、阿根廷这些原本的“亲美阵营”也在用人民币、卢比、卢布做贸易结算。
一带一路构建的是硬联通,背后是“规则异构”;全球南方国家越来越多拒绝IMF、世行“殖民贷款”,转向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最要命的是,东大、朗子、土鸡、小巴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主导新安全机制,甚至新能源议价体系,美帝搞了几十年的“制度殖民”在实质上正被架空。
当“盟友”开始质疑你、背离你,甚至模仿你,美帝还怎么维护自己的秩序?
大英帝国当年最怕的,不是殖民地叛乱,而是盟友离心。二战后美国强势接管,不是因为打得比英国更狠,而是提供了新的领导力。而现在,美国面对的是另一个方向的替代力量——东大不是要“做第二个美国”,而是要重新定义规则本身。这种挑战,比当年德国、日本的军事冒险危险百倍。
第四步,是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失调,导致帝国自身信心崩盘。
在大英帝国晚期,精英阶层早已脱离本土民众,伦敦贵族沉溺于“英伦绅士文化”和“旧帝国荣光”,中产开始大规模外逃,而底层民众生活成本激增,工业失业率飙升,移民冲突、社会撕裂、种族对立迅速加剧。你会发现一个关键点:帝国的外部控制瓦解之前,往往是内部分裂先动摇了国本。
现在的美国,简直就是历史倒影。
一个国会山被冲击过的国家、一个总统连任不保的国家、一个全民持枪、毒品泛滥、堕胎失控、社会极端对立的国家,怎么可能稳定主导全球?它在全球投射的“民主叙事”“自由叙事”,已经无法说服连自己人。今天连美国青少年都大规模“弃美入中”,用TikTok刷东大的城市生活、AI技术、基建奇观,觉得“这才像未来”。
文化自信不再,才是真正的衰落起点。
大英帝国从未真正被一场大战打垮,而是被“看不见的剧本”慢慢写死。
今天的美帝,很可能也不需要被谁打败。它可能会继续维持全球第一GDP、最大的军事存在、最强的科技投资——但帝国并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种统治叙事。而当这个叙事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拒绝、怀疑、甚至替代,帝国就是“僵而未亡”。
未来的世界不会再有“唯一的霸主”,因为全球结构已从单极走向多极。而东大的崛起,不是大英式的掠夺式、殖民式扩张,而是系统性能力对旧体系的替代。这不是“另一个帝国的崛起”,而是“帝国逻辑的终结”。
所以,美国是否会走上大英帝国的老路?历史已经给了答案。
不是“是否”,而是“正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