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孩子的梦想,就是在守护我们未来的希望。”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民警陈梁顺,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警察哥哥”。 他的警务包里,除了工作日志,还装着一把能打开心门的“钥匙”。他用超越职责的耐心与智慧,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书写着一个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动人故事。
叩响希望之门
“陈警官,我要你把他关进去!”少年小桂的故事,是陈梁顺警察生涯中一场刻骨铭心的“攻坚战”。
门内,是绝食51小时、用沉默对抗整个世界的少年;门外,是颤抖着诉说曾几近失控、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又拼命克制自己的父亲。中年得子的老桂,在孩子沉迷手游后,采取了最激烈的断网方式。家庭的温情脉脉,早已在一次次冲突中消耗殆尽。陈梁顺知道,此刻若强行破门,被撞碎的将是孩子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
他没有选择破门,而是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外,开始了漫长的“聊天”。从学习到生活,话题一个个尝试,回应他的始终是沉默。直到陈梁顺坦言自己也曾是游戏高手时,门内终于传来了细微的响动。梦想的星火,在共同的兴趣中被点燃。他趁热打铁,反问小桂:“你觉得当游戏主播的梦想,躲在里面能实现吗?”
这一问,叩开了那扇紧闭了51小时的门,也叩开了小桂冰封的心扉。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此后一个多月,陈梁顺成了桂家的“常客”,登门40余次。他成了严厉的“监工”,清晨将赖床逃课的小桂从被窝里“揪”起,“押送”到学校;他成了深夜的“陪聊”,让孩子安然入睡;他更成了父子间的“翻译官”与“润滑剂”,劝解老桂放下过高的期望,学习用平等的视角理解成长。
58次登门时,奇迹发生了。父子俩终于能平静地坐在同一张桌前对话,小桂也重拾了斗志。中考放榜,小桂成功“逆袭”考入市重点高中,如今已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他不仅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更成了陈梁顺的“得力帮手”,以“过来人”的身份去照亮其他迷途的少年。
一群人的事业
小桂的成功“逆袭”,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社区漾开层层涟漪。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他们的“问题孩子”找到陈梁顺。他深刻地意识到,青少年问题绝非个案,而是关乎家庭幸福、社区和谐乃至社会未来的系统性课题。个人的力量终有极限,他需要将这份守护,从一个人的信念,拓展为一群人的事业。
![]()
“陈梁顺工作室”成立后,第二位少年小洪走进了他的视野。小洪本是优等生,却因叛逆误入歧途,涉嫌偷窃。看着他与相依为命的外婆蹒跚离去的背影,陈梁顺心中涌起必须“拉他一把”的冲动。
面对小洪持续的“装睡”,陈梁顺和同事们改变了策略。他们不急于说教,而是耐心地陪外婆拉家常,让那些养育的艰辛与成长的快乐透过房门流入小洪的心田。在他18岁生日那天,陈梁顺带着蛋糕和礼物再次登门,终于融化了最后的坚冰,小洪走了出来,并许下了“为外婆养老”的成人愿望。
随后,工作室团队力量尽显——心理咨询师疏导情绪,法律专家释理说法,陈梁顺则亲自辅导功课,帮他挖掘兴趣。最终,小洪考取了新能源汽车专业,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踏上了人生的正轨。
![]()
在小洪完成蜕变的同时,陈梁顺的工作室也升级为“社区少年服务队”。分局9支服务队迅速集结了110多名具备心理咨询、法律、师范等专业背景的民警,守护少年的力量空前壮大。
截至目前,陈梁顺已接触了上百个家庭,成功帮助25个孩子回归人生正轨,其中3人已考入大学。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所联动”的机制下,这项事业已发展成为一场全社会参与的爱心接力。上海350多家地区派出所全部建立了社区少年服务队,动员了1900余名民警、2200余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共同编织起一张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爱网。
原标题:《上海政法英模|虹口社区民警陈梁顺:守护梦想,就是守护希望》
栏目编辑:赵菊玲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