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小红书匿名发帖骂老师“媚男”,以为没人知道
结果被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老师本人看到——而且是刑法副教授。
![]()
起因很简单:课堂提问时,女学生被问到“子公司 vs 分公司”的区别答不上来,当场被纠正,心里别扭。
![]()
课后女学生情绪化发帖,标签齐飞:“媚男”“没礼貌”“压学生”“装女强人”。
接下来发生的事,各位可以当做被诽谤时的维权指南。
发现女学生说的是自己,这位胡教授,第一时间联系后台,定位发帖人,固定证据。
![]()
这一步,直接把“匿名安全感”击穿。
第二步:当面要求举证。
在班级群明确要求女生提供所有指控的证据。
换句话说:
“不是我证明我没媚男,是你证明我媚男。”
第三步 启动维权:宣布走法律程序,请学校备案。
女生应该是慌了,连发道歉信息:
“我情绪不稳”“我胡说的”“对不起老师”。
更关键的一点是:
道歉时她亲口承认平台里说的“胡X就是胡老师”。
身份被锁定,侵权对象无可争议。
本来只是一道课堂题的尴尬,被女生用“大词”硬生生升级成了法律问题。
名誉权这类案子,法院通常会看四点:贬损性—公开性—可识别性—过错与因果。
这四点在眼下基本闭合,所以一旦起诉,女生处境很被动。
您的看法呢?
是觉得老师该继续起诉,交给法院拍板,治一下情绪上头就乱扣帽子。
还是认为女生已经道歉,此事点到为止,给年轻人一次情绪犯错的机会?
反过来从女生的立场,如果确实感觉教授是行为不当,或针对自己,怎么处理好
记录事实,而不是贴标签,保留时间点,表述要客观、中立,不要加入贬损性评价。
而且可以先尝试私下沟通,不行就学院层面反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