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这栋楼,被一位“夜半鼓手”拿捏了整整一年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可要是这邻居半夜‘敲锣打鼓’,你还觉得亲吗?”
自从一年多前,我们这栋楼搬来一位新邻居,大家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这位新邻居,不是别人,正是顶楼那位年过七旬的大爷。起初,大家还和和气气,见面点个头,谁也没想到,这位大爷会在夜深人静时,化身为一位执着的“夜半鼓手”。
![]()
他的“乐器”很特别,不是架子鼓,也不是非洲鼓,而是一根不知从哪儿淘换来的金属棍。他的“演出”时间也极其固定,总在凌晨一两点,当整个城市都陷入沉睡,连野猫都懒得叫唤的时候,他的“表演”准时开场。那声音,怎么说呢?就像有人拿着铁锤一下下砸在你的天灵盖上,又闷又脆,穿透力极强。哐!哐!哐!每一声都精准地砸在你即将进入梦乡的神经上。
![]()
我们这栋楼,隔音效果本就一般。顶楼这一敲,整栋楼都跟着“共振”。低楼层的住户以为是楼上在吵架,中楼层的以为是水管爆了,我们这些住得近的,则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是大爷又在“修行”了。
一开始,大家还抱着“理解万岁”的心态。老人家嘛,是不是有什么毛病睡不着?或者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苦衷?于是,楼里的热心肠代表,提着水果,笑容可掬地上了门。结果呢?大爷的门一开,屋里乌烟瘴气,他眼神迷离,嘴里嘟囔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摆摆手就把人给打发了。沟通?不存在的。
![]()
几次三番下来,大家的耐心被磨得一干二净。从“忍一忍就过去了”到“这日子没法过了”,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有上早班的宝妈,被吵得奶水都少了;有准备高考的学生,黑眼圈掉到了下巴;还有我这种本身就睡眠浅的,干脆靠咖啡续命,感觉自己快成仙了。我们开玩笑说,现在这栋楼里,精神最好的可能就是那位大爷了,毕竟他每晚都那么“精力充沛”。
报警也报过,警察来了,敲门声停了。警察前脚走,后脚那“哐哐”声又倔强地响起来,仿佛在跟我们玩一场永不结束的“猫鼠游戏”。物业也头疼,只能贴贴通知,劝了东家劝西家,最后也束手无策。
![]()
一年多了,整整一年多!我们这栋楼的人,就像一群被圈养在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每天被定时定点地折磨。大家见面,不再是聊家长里短,而是互相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充满血丝的眼神,然后问一句:“昨晚,几点睡的?”答案往往都是:“没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噪音问题了,它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让邻里之间那份本该有的温情和信任,荡然无存。我们渴望的,不过是一个安稳的觉,一个不被惊扰的梦。可如今,这竟成了一种奢望。难道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连最基本的安宁,都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吗?我们不知道答案,只知道,今晚,那根金属棍可能又会准时敲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