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900+字,含4图表,阅读时间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内容节选自《农小蜂:2025年中国糖料发展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全文约11000+字,含24图表。
![]()
核心观点
1.从国内生产形势来看,2024年,受国内外糖价持续低迷与糖料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全国糖料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波动下降至2220万亩和11457.43万吨。但随着种植技术改进与规模化生产推进,糖料平均单产水平逐步提高至5161公斤/亩。从全球甘蔗种植格局来看,全球甘蔗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年产量超20亿吨,其中,巴西、印度和中国位列全球甘蔗产量前三,占比分别为38.63%、24.21%和5.18%,共同主导全球甘蔗生产格局。
2.从生产格局来看,我国糖料作物生产呈现“南甘北甜”的总体格局,甘蔗与甜菜是两大核心作物。2024年,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609.35万亩,产量10209.44万吨,单位面积产量达6343.83公斤/亩;主产区集中于广西、云南和广东,其中,广西和云南作为国家划定的糖料主产区,保护区面积达150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含境外)分别为1135万亩、369万亩——分别占全国的70.53%、22.93%,食糖产量分别高达646.5万吨、241.86万吨。同年,全国甜菜种植面积为335.85万亩,产量1241.12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3695.46公斤/亩;内蒙古为全国最大甜菜产区,种植面积达181.25万亩,食糖产量为66.37万吨;新疆紧随其后,种植面积为129.75万亩,食糖产量为81.52万吨。
3.从食糖消费情况来看,近三年来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均保持在1500万吨以上,2024年达到1580万吨,居民人均年消费量约1.1公斤。在消费结构上,整体呈现“工业为主、民用为辅”的基本格局。从对外贸易情况看,2024年中国糖料相关产品进口量为981.1万吨,远高于出口量(1.93万吨),净进口量达979.17万吨;进口金额为37.03亿美元,出口金额为0.14亿美元,贸易逆差达36.89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为“其他甘蔗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主要出口商品为“甜菜渣、甘蔗渣及制糖过程中的其他残渣”;巴西为最大进口来源国,日本则是最大出口市场。
前言
糖料作物是为制糖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糖料生产作为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的关键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糖供给安全、稳定糖业产业发展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持续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大力推广高产高糖品种、不断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我国糖料生产在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呈现“南甘北甜”格局。甘蔗主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产量占比约90%左右;甜菜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等地,产量占比约10%左右。近年来甜菜南扩、甘蔗北移趋势明显,机械化水平提升,甘蔗主产区机械化率突破60%,甜菜产区全程机械化占比达95%以上。2024年我国糖料种植面积约2220万亩,产量约11457.43万吨。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年消费量约1500万吨,缺口约500万吨,对外依存度约28.1%(仅食糖进口)。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中积累的糖料全产业链数据,通过对种植规模、区域布局与市场消费等关键维度分析,为从事糖料全产业链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1.近10年产量面积波动下降,单产提升明显
受国内外糖价保持低位运行和糖料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糖料种植面积下降;2024年,中国糖料种植面积为2220万亩,同比较2023年的2122.73万亩增加了97.27万亩、增幅约为4.58%;与10年前(即2014年的2605.65万亩)相比,近10年来减少了385.65万亩、降幅约为14.8%。
图表1:中国糖料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abeedata.com)
随着糖料种植技术的改进和规模化生产,产糖率和生产效率逐步提高,2014年以来,全国糖料单位面积产量仅在“2018年、2022年、2024年”出现过同比下降现象。
图表2:中国糖料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abeedata.com)
2024年,中国糖料产量为11457.43万吨,同比较2023年的11376.3万吨增加了81.13万吨、增幅约为0.71%;与10年前(即2014年的12088.73万吨)相比,近10年来减少了631.3万吨、降幅约为5.22%。
2.农业产值常年在700亿左右波动
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中国糖料农业产值波动增长,2023年,我国糖料农业产值为692.7亿元,同比较2022年的669.2亿元增加了23.5亿元、增幅约为3.51%;与2005年的254.8亿元相比,增加了437.9亿元、增加了1.72倍。2020年~至今,常年在700亿元左右波动。
图表3:中国糖料农业产值变化趋势
![]()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制图:农小蜂abeedata.com)
3.产区分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广西、云南、广东、新疆、内蒙古、海南、河北、江西、四川、浙江、黑龙江、湖南、贵州、福建、湖北、甘肃、重庆、安徽、河南、江苏、吉林、辽宁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糖料生产规模较大,陕西、上海、山西、宁夏、天津、山东的糖料产量不足1万吨,规模较小;西藏、北京、青海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涉及糖料的规模化生产。
综合来看,中国糖料产区分布集中,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024年,“广西、云南、广东、新疆、内蒙古”5个省域糖料产量依次位列全国前1~5位,产量规模均在376万吨以上——合计达10951.55万吨、约占全国的95.58%。
图表4:2024年中国糖料主产地产量排名对比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abeedata.com)
其中,广西糖料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2024年,广西糖料产量为6929.81万吨,占全国糖料总产量的60.48%;云南以1687.15万吨位列全国第二,占全国总产量的14.73%;广东以1227.16万吨排名全国第三,占比10.71%。其他地区糖料产量暂时不到750万吨,具体规模在0.02万吨~731.08万吨之间不等。
4.作物结构
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呈现“南甘北甜”格局,比例为9:1。甘蔗糖产量约占总产量的90%,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甜菜糖产量约占10%,主要产自内蒙古、新疆等北方区域。近年来,糖料种植呈现出机械化水平提升和良种推广加速的良好态势。
5.对外贸易
5.1.贸易规模:呈净进口格局,逆差态势明显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糖料相关产品的进口量为981.1万吨,远高于出口量(1.93万吨),净进口量达979.17万吨。在金额方面,进口金额为37.03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农产品进口总金额(2151.55亿美元)的1.72%;出口金额则为0.14亿美元,约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金额(1030亿美元)的0.01%,实现贸易逆差36.89亿美元。
5.2.主要进口来源地:巴西
2024年,中国糖料相关商品主要进口自巴西、泰国、缅甸、老挝、俄罗斯、越南等37个国家/地区,最大进口来源地为“巴西”,具体进口量达3809224.19吨(约合380.92万吨),进口金额达370302.19万美元(约合20.46亿美元)——在2024全年中国糖料相关商品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8.83%、55.26%,平均进口单价约0.54美元/公斤,进口商品均为“其他甘蔗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
5.3.要出口销往地:日本
2024年,中国糖料相关商品出口外销市场较为集中,涉及“日本、韩国、泰国、缅甸、俄罗斯”等36个国家/地区,最大外销市场为“日本”,具体出口量达6638.14吨,出口金额达483.87万美元——其在2024全年中国糖料相关产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4.42%、35.33%,出口商品由3648.17吨“其他甘蔗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2186.06吨“甜菜渣、甘蔗渣及制糖过程中的其他残渣”、614.9吨“甘蔗糖、甜菜糖与其他食品原料的简单固体混合物,蔗糖含量超过50%”和160吨“非离心甘蔗糖,符合海关子目注释所述标准,未加香料或着色剂”、25.76吨“甘蔗”、1.96吨“甘蔗糖或甜菜糖水溶液”、1.28吨“含香料或着色剂的甘蔗糖或甜菜糖水溶液”和20公斤“甘蔗糖、甜菜糖与其他糖的简单固体混合物,蔗糖含量超过50%”构成。
内容节选自《农小蜂:2025年中国糖料发展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全文约11000+字,含24图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