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在传化物流园区挂牌成立“新业态”调解室,这是鲁西新区首家聚焦经济新业态的专业调解室,不仅为物流配送、外卖、网约车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开出“法治良方”,更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能。
走进陈集镇传化物流园,顺丰、德邦、中通、菜鸟等头部物流企业的货车往来穿梭,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交汇,虽激活了区域经济,却也催生了新的治理课题:非典型劳动关系引发的欠薪争议、电商大促节点的买卖纠纷、外卖配送的服务投诉……多样化矛盾让传统调解模式“应接不暇”。
面对新形势,陈集镇主动破题,将阵地前移、力量下沉、服务前置,在物流园成立新业态调解室。这一举措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更实现了治理理念的革新——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发现”,从“事后补救”转向“源头预防”。
![]()
普法“前置”:把法治种子播在纠纷前
“以前总觉得‘学法’是企业的事,直到调解室的人给我们讲欠薪维权案例,才知道自己的权益该怎么保。”快递员张瑞的话,道出了园区从业者的共同感受。
新业态调解室打破传统普法“事后补救”的局限,将法治宣传融入园区日常:工作人员定期在物流站点、电商仓库开展普法活动,用“案例解读+法规拆解”的方式,讲解劳动权益保护、合同签订注意事项;针对6.18、双11等电商大促节点,提前发布“消费纠纷应对指南”“用工风险提示”,把法治种子播撒在纠纷发生之前。这种“前端疏导”模式,让企业和从业者从“知法”到“懂法”再到“守法”,从源头上降低了纠纷发生率。
![]()
“双半”调解:半小时解司机燃眉急
“时间对我们跑运输的就是生计,多亏调解室,半天就拿到了拖欠的运费!”提起不久前的经历,徐州籍货车司机李师傅仍满怀感激。当时他因运费拖欠滞留园区,刚反映情况半小时,调解室工作人员就找上门对接,仅用半天时间,就帮他追回了4500元欠款。
这背后,是调解室创新推出的“双半”调解圈机制——“发生纠纷半小时介入,简单纠纷半天解决”。针对园区灵活就业人员多、矛盾集中的特点,调解室简化流程:接到诉求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协调园区企业、工会等力量联合介入;对欠薪、小额消费争议等简单纠纷,当天组织调解,确保“不拖到第二天”。截至目前,“双半”机制已快速化解纠纷30余起,解决率达100%,被园区从业者称为“维权加速器”。
“零距离”服务:从“有服务”到“服好务”
“以前签临时用工合同,总担心条款有坑,现在调解室给的模板特别规范,我们和工人都放心。”园区内一家小型物流企业王胜利经理,拿着调解室提供的《临时用工协议模板》说。
调解室的服务不止于“解纠纷”,更在于“防纠纷”。工作人员走访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用工协议不规范、工资核算模糊等问题,随即整理出临时用工协议、小时工合同等10余类规范化模板,免费发放给企业;同时,邀请律师、法律工作者定期驻点,为企业和从业者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小到工资核算争议,大到合作合同纠纷,都能在这里得到专业解答。仅今年以来,调解室已提供免费法律咨询80余次,协助修订企业用工制度12份,从制度层面堵住纠纷漏洞。
如今,陈集镇新业态调解室已实现传化物流园核心商圈全覆盖、新业态纠纷类别全纳入、周边3公里企业社区全辐射。他们用“普法前置、快速调解、贴心服务”的“法治三招”,践行着“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园,矛盾不上交”的承诺,不仅让企业安心经营、从业者放心工作,更让基层治理有了“看得见的温度”。(苑肇波 马丛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