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
“重阳佳节,汝州市中医院11个科室20多名工作人员来到九峰山景区,推广中医文化,为附近老人看病治疗,传授中医养生知识,体现我院敬老爱老传统,以中医为汝州市120万人民健康保驾护航。”10月29日,汝州市中医院七级职员魏朝辉,在汝州市旅游协会联合九峰山景区、汝州市中医院、汝州市爱若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同主办的“传承食疗文化,情暖重阳敬老”主题活动上说。
活动现场,在温暖阳光倾护下,附近村庄的百位60岁以上老人、参加活动的学生、医生一起缅怀了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誉为“食疗鼻祖”的《食疗本草》著书人孟诜。
![]()
汝州市爱若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青年学生们还提前自己动手为老人们制作了可以捶腿捶背的艾草锤等礼物,并现场为老人们演示用法,青少年的阳光活力与老人们的欣慰笑脸组成了一幅温馨独特的中华敬老爱老图景。
![]()
汝州市中医院的医生们现场为大家演示教学了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老人与帮助他们的学生们经过提前沟通,在学生的搀扶引领下,到相应科室的大夫那里就诊,场面非常温馨美好。
正午时分,九峰山景区假日酒店结合《食疗本草》所载的孟诜养生理念,为老人准备了特色养生药膳。
景区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菜肴添加了数味来自九峰山的中草药,既呼应孟诜采药著书的历史,也传递‘养在九峰山’的健康理念。”
![]()
九峰山上有“名人”
记者在九峰山上看到,建有孟诜文化广场,塑有孟诜先贤的雕像。
了解得知,孟诜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是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人。
孟诜创造了中医食疗学,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汇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他还发明了代茶饮,《食疗本草》中载有专治“热毒下痢”“腰痛难转”的饮方。此外,他的《必效方》提出用麻布配药水对黄疸性肝炎诊治进行测检的方法,被赞为最早的pH试纸。
孟诜秉持“善药不离手,善言不离口”的养生理念。他认为保养身体要经常备足良药,同时要存善心说好话,保持善良心态,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其食疗养生注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等,通过合理饮食来养生保健。
排队等医到午后
在“红墙御医”胡维勤亲传弟子,汝州市中医养生专家牛朝霞的诊室里,始终有病人排队就诊,中午12点多了,还有不少病人不肯放过这次难得的就诊机会,等着就诊。
![]()
记者看到她时而用针灸治疗,时而有砭石刮痧,有的用似笔样的器具点按,诊室里扎好针的捧着“针手”等待拔针,里面不时有人发出,“真的不疼了,太神奇了”的惊叹!
“她这是怎么了?您这是什么疗法?”记者问。
“她这个是肩周炎,筋膜粘连了,我现在用的是砭石,把她粘连的筋膜给拨开。”牛朝霞大夫对记者的不解,解答说。
很快记者就看到病人胳膊上出现了红色和紫色的痧,大夫说这就表示她有气瘀。
“天天上班太劳累了,觉得休息一下就会好,休息了一年也没好,今天正好碰到牛大夫义诊,她就把我胳膊上的痧都刮出来了,现在整个手臂都感觉很轻松!”刚刚就医的女患者
“我很庆幸牛大夫在汝州,我们全家,还有很多朋友们有病都找她,很少吃药,都是靠针灸等中医疗法调理,用不了多少钱,就解决问题了,有很多人邀请她到大城市发展,真怕她会离开,她就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汝州市吴女士说。
“大夫,我这膝盖疼好几年了,上山走路总费劲。”72岁的王大爷刚坐下,医生便为其进行推拿按摩示范,并结合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为其推荐养生膳食。
![]()
在慢病咨询区,心血管科医生耐心解答了老人们的用药疑问,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提供饮食调理建议。
健康体检区则为老人们建立简易健康档案,便于后续健康管理。活动累计提供诊疗服务120余人次。
据悉,九峰山景区近年来持续打造 “Young(养)在九峰山” 主题活动,希望游客到景区通过户外运动、调理身心,食疗等,养在九峰山,使其越来越年轻。
“未来景区将持续开展敬老公益活动,将孟诜食疗养生文化融入康养旅游与公益实践。让孟诜养生文化与孝亲传统在九峰山落地生根,与此同时景区还特别推出金秋票务福利活动,凡购票景区门票(80元/人)的游客即可赠送包含景交车、玻璃桥、游船等十大项目,旨在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与自然山水交融的独特魅力。”九峰山景区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