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曾担任毛主席的秘书,他回忆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有两件事让主席特别难做决定,其中一件就是出兵去帮朝鲜。”其实啊,毛主席从一开始就明白,帮朝鲜是必须的,但迟迟没下决心,是因为党内好多人反对,他得花时间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统一意见,这过程可不容易,充满了波折。
![]()
那时候困难重重,反对声不断。1950年6月25号,朝鲜内战打响了,美国杜鲁门总统立马表示支持南朝鲜,还派海军空军去参战。同时,美军还派了第七舰队去帮蒋介石守台湾。7月7号,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了让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去朝鲜打仗的方案。周总理专门给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成员国写了信,指出他们这么做不合法,但没啥效果。
毛主席特别有远见,他提出要组建边防军,保卫咱们国家的国防,说美国那把火,很可能会烧到咱们国家来。
到了8月上旬,朝鲜战争打得胶着了,毛主席又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可能会扩大战争规模。他说:“要是美国这次赢了,那它就更得意了,到时候肯定会对咱们国家造成威胁。所以,咱们得帮朝鲜。”于是,毛主席下令边防军在一个月内做好一切准备,还跟东北边防的负责人邓华明确了任务:保卫东北边防,同时准备跟美国打仗,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仗!
果不其然,从8月27号开始,美军飞机就老往咱们国家东北边境地区飞,还轰炸、扫射、侦察。9月下旬,美军轰炸安东的时候,扔了12枚重磅炸弹,咱们国家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可大了。毛主席的预测得到了证实。
![]()
面对这么嚣张的美军,周总理在讲话里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咱们从来不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不能容忍外国侵略,也不能看着帝国主义欺负邻国不管!”同时,周总理又警告美国:“要是你们越过三八线,咱们可不会坐视不管!”但美国根本没把中国的警告当回事,他们觉得中国就是说说而已,没实力跟美国对抗。
10月1号,咱们国家正欢庆建国呢,大家听着礼炮声,看着白鸽飞,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可就在这时候,南朝鲜越过了三八线,金日成赶紧约见中国驻朝大使,还给毛主席写了求助信:“要是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光靠我们自己可对付不了这危机。所以,我们得请求您给咱们特别的援助,就是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时候,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兵帮我们打仗。”
毛主席看着这封信,眉头紧锁,深夜就找来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人开会,商量出兵的事儿。毛主席觉得,中国肯定得帮朝鲜,不然美国尝到甜头会更嚣张,到时候对咱们国家和其他国家都不好。但关键是,一旦出兵,咱们国家就要冒很大风险。这个风险到底有多大?咱们国家能不能承受得起?
从综合国力来说,中美两国差得可远了。当年美国钢铁产量超8000万吨,咱们国家才60万吨,差上百倍呢。美国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咱们国家才100亿美元,差二十多倍。从武器装备来说,美军有好多先进的飞机大炮,还有原子弹,咱们国家呢,连核武器都没有,飞机也少得可怜,枪械炮弹也落后,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想赢美国,难度可想而知。
![]()
而且,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要是咱们没在战场上占优势,美国可能会更过分地侵犯咱们国家。到时候,咱们好不容易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肯定得受严重影响,还会引发政治恐慌。同时,中美要是公开冲突,苏联可能会掺和进来,这样一来,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国际冲突,甚至爆发世界大战。
大家发言的时候,毛主席眉头紧锁,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考虑了好久,他还是觉得出兵利大于弊。咱们国家和朝鲜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唇亡齿寒。要是朝鲜被美国灭了,咱们国家肯定也得遭殃。
随着天亮了,他们讨论了一夜,也有了结果。其他人没啥有力反对理由,就同意了毛主席的决定。第二天,毛主席就决定出兵帮朝鲜。开会确定后,连夜给邓华起草电报,让他提前结束边防工作,随时待命。同时,也给苏联方面起草电报,说咱们要帮朝鲜,希望苏联给点武器装备。
但下午开会在讨论出兵问题的时候,多数人都不同意这个决定,出兵的事儿就只好暂缓了。之前起草好的电报也没发。10月4号,党中央又开会,毛主席费了好大劲,终于和大多数人达成了共识。
那援助朝鲜谁带兵打仗呢?党中央又开会讨论出兵和带兵的人选。有人提议让林彪去,但林彪本来就不支持帮朝鲜,当然不愿意去。毛主席提出让林彪领兵的时候,林彪说自己身体不好,怕光怕风怕声音。万分火急的时候,毛主席想到了彭德怀。
![]()
早在长征的时候,彭德怀就坚定支持毛主席,一直站在毛主席代表的正确路线这边,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出了大力。1935年遵义会议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统一战略方针,党中央决定北上,但张国焘反对,还提出南下的错误主张。张国焘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想拉拢彭德怀,亲自请彭德怀吃饭。
彭德怀严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张国焘又派人给彭德怀送来几斤牛肉、大米,还有二三百块银元,还挑拨彭德怀和毛主席的关系。彭德怀坚决抵制,还说:“我的位置容不得有任何犹豫!”他一直都是这么刚正不阿、有正义感。所以,这次他又坚定地站在了做出正确决定的毛主席这边。
会后,毛主席马上吩咐周总理:“赶紧派专机,把彭德怀从西安接过来!”10月4号下午,中央警卫办公厅的两个工作人员坐飞机直奔西安,一下飞机就匆匆赶到彭德怀办公的地方。彭德怀正在伏案工作呢,他们来不及详细解释,直接跟彭德怀说:“主席让您马上去北京。”彭德怀顾不上跟其他人交代工作,就坐上了飞机。风尘仆仆地到了北京后,彭德怀又直奔中南海会场。进会场后,毛主席先起来跟他握手打招呼,其他人也相继过来握手。只是,大家都脸色凝重,话很少,彭德怀意识到不对劲了。
毛主席坐定后跟彭德怀解释:“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了,现在大家正在讨论要不要出兵帮朝鲜,你来得晚,先坐下来听听。”坐在高岗旁边的彭德怀,不解地问:“之前不是已经决定抗美援朝了吗?怎么还在讨论?”高岗回应说:“有人有不同意见。”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听到还是有人不同意,毛主席叹了口气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朝鲜有困难,咱们在旁边看着也不好受呀!”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专门让彭德怀第二天单独去找他。
![]()
彭德怀回到下榻的酒店后已经不早了,但他一点睡意都没有,反复思考毛主席白天在会上的发言。他特别理解主席,朝鲜跟咱们国家相邻,美国现在又威胁着咱们东北、上海还有华东。要是朝鲜战败了,美国随时可能对咱们动手。
第二天,彭德怀来到毛主席中南海的住处,主席先跟彭德怀伸出手打招呼,开门见山地说:“我这么着急让你赶过来,就是想跟你讨论朝鲜局势。”随后,毛主席招呼彭德怀坐下,两人边吃边聊。因为彭德怀之前会上没发言,毛主席不知道他的态度,就直接问他:“老彭,昨天你都听到了,你有什么看法?”说完眼睛直直地盯着他,彭德怀直接回答:“打!”就这一个字,毛主席就放心了。作为国家领导,他的决定不好下,毕竟一声令下,三军出动,关系到几十万人的生命,所以他得听多数人的意见。
紧接着,彭德怀又说:“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取决于它的胃口。美国随时可能对咱们发动侵略,要是咱们不跟它争个高低,咱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会很困难,所以咱们要反侵略!”但是,考虑到之前讨论时提到的双方实力悬殊问题,毛主席追问彭德怀:“要是在苏联方面的援助下,咱们的设备能得到一定改善,能不能打赢?”彭德怀皱眉沉思了好一会儿,非常肯定地回答:“有可能!但是这取决于苏联援助的程度。”
听到这个回答,毛主席长出一口气感慨道:“听你说完我就放心了。现在咱们得尽快出兵,争取主动。那你觉得由谁带兵比较合适呢?”彭德怀有点疑惑地问:“之前不是决定由林彪带兵吗?”毛主席无奈地回应:“之前考虑到林彪对东北地区熟悉,大家都觉得他最合适。但是,林彪说他有病,不方便。”
![]()
随后,主席又加了一句:“傅连暲跟我说,他病确实有一点,但不大。”紧接着,毛主席又转过来看着彭德怀:“我和恩来他们都觉得你有能力扛起这个重任,怎么样,你的身体还行吧?”彭德怀笑着说:“我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毛主席会心一笑。
下午的会议上,还是有人坚持不出兵或者晚出兵,甚至有人觉得,咱们只需要摆摆架势,就能把美军吓退,不用真刀真枪地打。彭德怀马上起身反驳:“帮朝鲜是必须的!要是被美国打败了,他们入侵,大不了就相当于咱们晚解放了几年。但是,要是美国占领了朝鲜,之后的问题只会更复杂。早晚都得打,为啥咱们不早点打。打烂了咱们再建设就是了。”彭德怀的这番话,让很多人点头。毛主席总结过后,大家在民主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决定出兵朝鲜。
出兵的问题有了定论,接下来就剩苏联援助的问题了。毛主席决定派周总理去做斯大林的工作。苏联方面虽然答应满足中国的要求,但表示不能马上出兵。几经波折,毛主席决定,不管苏联空军支不支持,一旦美国越过三八线,咱们就按计划出兵。
要打仗了,还是在武器装备特别落后的情况下,动员百姓特别重要。作为普通百姓,很多人并不知道帮朝鲜对咱们有啥好处。所以,要是只说“抗美援朝”,很多人不赞成,自然也不会参加。但要是让大家知道,这场仗也是为了保卫祖国,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当年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卫祖国”的口号。毛主席说,这是把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了一起。
![]()
抗美援朝的决定出来后,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第一个主动找到彭德怀,要求加入志愿军。彭德怀出于私心,不愿意让毛岸英去。因为他知道毛主席特别喜欢毛岸英,前线危险重重,毛岸英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对主席来说,打击肯定特别大。而且,毛岸英才刚结婚一年。当时很多人也劝毛主席,别让毛岸英去。但毛主席说:“他不去谁去?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不仅如此,毛主席还亲自请求彭德怀,让毛岸英跟他去朝鲜。
离开前,他们三人一起吃饭,饭桌上,毛主席问毛岸英:“听说,你想跟你彭叔叔去朝鲜?”毛岸英开心地回应:“对啊,彭叔叔,您考虑好了吧,可以答应了吧。”因为没有合适的借口,彭德怀不好再拒绝,只好先答应:“好吧,既然你想去,就跟我去吧。”话虽如此,驰骋战场多年的彭德怀深知那里的危险,他深深地看了毛岸英一眼:“不过,你得听我的安排!”好不容易如愿的毛岸英,一时高兴得像个孩子:“没问题!只要您让我去朝鲜,您说什么我都听。”
看着眼前眉开眼笑的父子俩,彭德怀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他明白,在这个特殊时期,毛主席亲自送子参军,是想让毛岸英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当时国内不少人怕美国,毛主席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美国没啥好怕的!中国的好男儿要保家卫国。
过了许久,彭德怀盯着酒杯,想再最后劝劝毛主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吟完诗后,他又抬头看了看毛主席:“真的不再考虑考虑吗?”毛主席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了,严肃地说:“老彭,你刚才不都答应了吗?咋还变卦了呢?”很明显,毛主席有点急了。沉默一会儿后,毛主席的声音明显缓和:“老彭,就当我替岸英跟你求个情,你就让他跟你一起去吧。”彭德怀没有马上回答,此时的他面色凝重,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眼里的泪水哗哗地流。情绪稍微缓和后,他拍了一下桌子,终于下定决心:“好!我答应你。”
![]()
与此同时,在党中央、机关干部、解放军以及学校师生的积极动员宣传下,全国人民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青年团员蔡有生,甚至自动组织宣传队伍,免费自编自导自演戏剧上街表演,还把所有收入都捐了出来。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也开始大办读报组,号召大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党中央思想:“人民把身翻,掌印握大权,要知天下事,请把报纸念。”
在全国从上到下的努力下,抗美援朝运动迅速家喻户晓,让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应对虎视眈眈的敌人。这也注定了这场正义之战胜利的结局。
毛主席能够顺利实现抗美援朝的计划,跟彭德怀将军的坚定支持,还有关键时刻勇担重任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跟无数爱好和平、紧紧追随共产党脚步的中国百姓密不可分。战争胜利后,毛主席说:“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咱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们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要是美帝国主义要再打,咱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
直到现在,咱们还是这样,爱好和平,但也敢于反抗!一切心怀不轨的敌人,都无法战胜咱们这个团结的民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