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哈尔滨冬季供暖期的到来,居民家中多门窗紧闭以保室温,通风不畅、密闭环境也为一氧化碳中毒埋下隐患。近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高压氧科李英主任接受记者采访,针对冬季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救治及后续风险排查,给出了专业指导。
![]()
李英主任介绍,城市居民日常接触的燃气中,天然气本身一氧化碳含量极低,短时间燃烧基本不会出现泄漏中毒问题。但需警惕“长时间密闭空间+不充分燃烧”的风险——若在门窗紧闭的室内长时间蒸煮食物、炖煮菜肴,随着室内氧气逐渐减少,燃气燃烧会不充分,就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进而引发中毒。而自用液化气罐因气体中一氧化碳含量较高,一旦发生管道老化、出现泄漏点,中毒风险远高于天然气,需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性。
![]()
农村地区的风险则集中在自主供暖环节。冬季农村居民烧炕取暖、燃煤做饭时,无论是烧煤、玉米芯还是木材,这类含碳量高的燃料若燃烧不充分,再加上房屋通风不良,一氧化碳极易在室内积聚。尤其夜间睡眠时,人体对有毒气体反应迟钝,中毒后往往发现较晚,后果更严重。
![]()
“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症状易与感冒混淆,需格外留意。”李英主任强调,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头昏、恶心、乏力等症状,此时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一般症状多能快速缓解;但一旦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哪怕清醒后感觉好转,也必须警惕一氧化碳迟发脑病的发生——这种并发症潜伏期多在20天至1个月,是一氧化碳中毒后最危险的“隐形杀手”。
![]()
为何迟发脑病如此凶险?李英主任解释,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脑部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病变。迟发脑病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障碍,严重时会陷入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而通过头部核磁检查,能清晰发现脑白质是否存在病变,这是排查迟发脑病风险的关键手段。
“规范治疗和后续检查缺一不可。”李英主任提醒,无论中毒轻重,只要出现意识异常,都必须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接受高压氧专业治疗,不可自行在家观察。治疗后需遵医嘱完成头部核磁检查,由医生评估迟发脑病风险,避免因忽视后续排查而延误救治。
![]()
冬季保暖虽重要,安全通风别忘掉。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
日常使用燃气、燃煤设备时,务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煤气罐阀门是否完好;
农村居民烧炕、取暖时,确保烟囱通畅、炉灶密封良好。一旦发现家人出现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症状,立即通风转移、拨打急救电话,筑牢冬季安全“防护墙”。
![]()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董彤
编辑:马云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