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
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马玉涛 摄
![]()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生产设备。
![]()
辽宁金天马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专注生产作业。
本报记者 佟利德
核心提示
11月1日的“营口民营企业家日”又将到来。以城市为名,向企业家致敬,已成为百年港城的年度盛事。
贡献81%的地区生产总值、82%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岗位、97%的经营主体数量,这是营口民营经济的基本“画像”,营口因此被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评价为东北地区民营化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口畅通渠道,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惠企于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服务创新和文明赋能,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人居环境、经营环境、社会环境,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面向未来,营口将向先进对标,以“政府所能”匹配“企业所需”,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进一步健全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尽心尽力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机制创新
渤海湾畔,民营经济奋楫扬帆,驶向广阔蓝海。
作为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的城市,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让民营企业茁壮成长,是营口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营口市将答案写在了行动中,他们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有效结合,以高水平制度创新,让民营经济发展规避了“杂草丛生”及“野蛮生长”风险,走上了在引导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道路。
以立法形式,营口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民营企业家日”,在全社会营造礼敬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的实施,使营口成为全国第一批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的城市之一。
有了立法保障,还得让惠企政策见行见效、落地生根。营口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相继出台“两个健康”45条意见、55条新政,科学构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2个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营口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系统梳理19部法律法规和66项民营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为企业快速查阅政策提供便利。至此,营口从法律法规、机构职能、指标体系、服务保障等维度,搭建起民营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载体创新
如何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高助企效率、做到无事不扰,从而让企业安心发展?
2024年11月1日,在第四届“营口民营企业家日”上,营口启动民营企业服务联络和诉求办理机制。通过民营企业家日、书记市长会客厅、人大政协“政企开放日”、法检两院“政企开放日”、市级领导“企业家接待日”等特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打造全方位、多元化政企沟通交流平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把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在省市区三级政府帮助下,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笔多年前的政府欠款一分不少地打到企业账户上,董事长文启东决定把这笔钱悉数投入位于营口的新项目中去。
在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政企之间心心相印、互相帮助,园区如同一个大家庭。在“辽得成”企业家交流驿站里,园区经常邀请企业家、创业者一起坐坐,当面说问题、讲难处、提建议,园区各部门面对面解难题,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务。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营口打造“金小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每年召开银企对接会,通过线上和线下金融服务模式,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三贷”中心,通过首次贷款中心、绿色贷款中心和科创贷款中心,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在这些小微企业的起步期、爬坡期,政府来推一把。
服务创新
营口市工商联主席王亚全介绍,营口市坚持从经营主体感受出发,树立“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通过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烦心事、糟心事。
营口市积极引导企业抱团取暖,降本增效。辽宁大红德邻食品有限公司在原料采购上遇到了难心事,运输成本高,品控难度大。后来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牵线搭桥下,企业与营口耘垦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每天可节省运输成本3000多元。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党工委牵头,联合辖区11家企业党委、党支部、联合党支部,以及党工委8家相关服务局党支部,共同成立“红色先锋益企兴园”党建联盟,通过党组织共建引领企业互帮互助、共享共赢。
营口还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网通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近74%。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办事更方便更智能,营造出从“政策找人”到“精准兑现”的质效保障生态。创新开展“暖心助力失信企业恢复市场信用”工作,设立“两长”(检察长、董事长)热线,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
在做好政务服务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支持。营口市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文明赋能
城市有温度,投资有热度。
营口是新晋的全国文明城市,还有着“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称号。在这里,城市环境整洁优美,公共秩序规范有序,公共服务优质高效,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较高。如此这般的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城市品质,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宜居宜业宜游宜投资的口碑,正是众多民营企业奔赴而来的理由。
“人人有爱,人人有礼,这才是营商环境更优质、更暖心的形态,坚定了我在这里扎根的信心。”辽宁金天马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松军说。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营口加强“诚信营口”建设,将讲诚信纳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评选诚信星级企业,发放“道德信贷金卡”,在就医、审批等方面推出了30个“信易+”应用场景,接入4000余家企业,让诚信成为市民的通行证,企业的金招牌。
营口建发盛海有色科化有限公司在一期投资上百亿元基础上,再度斥资50余亿元上马新项目;辽宁大红德邻食品有限公司在建设数字化速冻食品智能生产项目的同时,又投资了速冻食品项目;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硫酸乙烯酯扩能项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改扩建项目刚刚竣工,药物中间体改扩建项目又上马了……项目投资“接二连三”,是民营企业家用真金白银为营口投下的赞成票。
面向未来,营口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以“政府所能”匹配“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有求必应”又“无事不扰”的高品质服务,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成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的转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