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的大家都在灵魂拷问一件事:“秋天到哪里去了”。
明明国庆时还能穿着短袖到处旅游打卡,可现在还没来得及和秋天拍上几张合照,秋天就被丝滑跳过直接一键入冬了,只留大家紧急套上秋裤和冬装在寒风中凌乱。
![]()
对于无数尚没有集中供暖加持的勇士来说,让人戴上痛苦面具的不只是早上顶着寒风出门的艰辛,还有夜幕降临后,在出租屋那间四面透风的浴室里下决心洗澡。
在冬天洗澡,是打工人对生活最后的倔强。
![]()
然而,当你期待用热水澡来慰劳一下疲惫的灵魂时,一开始迎面而来的不是温泉般的蒸腾热气,而是一股能让人灵魂出窍的冷意。
这股寒意,不分南北,只看命硬。
有些人或许早已练就靠着“一身正气”坚持每天洗澡的神功,但是对于那些习惯了暖气的朋友来说,眼下正是供暖这一黎明到来前最冰冷的黑暗,洗澡似乎不再是生活必需,而更像是一次勇者游戏。
当然也有不少人根本不堪其冻,干脆直接投降。出租屋可能没有浴霸等保暖设施,买一个嫌贵,装一个嫌麻烦。于是网上各种关于“冬天洗澡怎么保暖”的提问帖子一茬接一茬,各路邪修大法也开始显神通。
![]()
毕竟,能不能在冬天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堪称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之一。
01
不靠正气靠邪修科技
前人冬天洗澡主要靠意志,现代人靠的则是装备。
对于没有浴霸的“天崩”开局来说,小太阳就是最经典的新手入门装备。
![]()
即开即热、价格亲民、光线可见,在很多南方家庭和出租屋里,小太阳就是毋庸置疑的冬日守护神。
那橙红的灯光看起来就像冬日里的火苗,让人心生暖意。哪怕它的加热范围不过一尺见方,但那一团光晕带来的心理慰藉,也往往远超实际热量。
只是作为新手装,小太阳也有显而易见的副作用。在使用小太阳时,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串架在烤炉上的羊肉串不断翻身,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正面烫伤、背面冻僵”的尴尬情况。
于是进阶版的暖风机成了更多人的选择。洗澡前把暖风机先放进浴室打开,十几分钟后,冰窖变成暖房,幸福感直线up!
![]()
购物平台上的暖风机大小、价格各异。
然而让人红温的不只是洗澡时氤氲的水蒸气,还有看到金额增加的电费账单。当你沉浸在热浪中时,电表也在另一边悄悄加速旋转。每次洗澡都像是打一场代价高昂的BOSS战——身体热了,钱包冷了。
当然,在“浴室取暖届”的鄙视链顶端,永远是那盏神圣的浴霸。
它是许多人心中洗澡保暖的白月光,无论是老式灯暖,还是如今盛行的风暖,只要“啪”地一声开关,整间浴室便迅速升温。那一刻,你几乎能听到身体细胞在欢呼:“终于活过来了。”
但对于没有装修条件、房东不让打孔或预算有限的租客来说,这份白月光注定可望不可即。于是商家们也顺势开发出一系列“野路子神器”——
比如去掉外框、只保留灯泡和插头的简易浴霸,搭配不同长度的电线和万向灯座,随插随用;

卖家秀视频
或者无需打孔的壁挂式浴霸,只要两三个挂钩就能搞定,有的还灯风暖兼备,号称“打工人租房救星”。
![]()
一款壁挂式浴霸的商品介绍
虽然名字一个比一个唬人,本质上依旧是那盏努力发光发热的灯泡,只不过换了个姿势。
对于一些实在懒得动手、懒得花钱的人来说,依然有更原始、也更自由的解法。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靠体温取暖。
洗澡前先做几组热身动作:深蹲、开合跳、卷腹,甚至可以跟着帕梅拉跳一套
![]()
图源:《野乃汤》
目标不是减肥,而是让自己热到足以无惧脱衣。
当然,也不能太过头,不然出汗太多,等你冲完澡,很可能直接进化成感冒患者。
而在各种“邪修大法”中,最具童年记忆的,莫过于江浙沪地区家喻户晓的浴罩。
那是无数南方孩子冬天洗澡的“神兵利器”——一张色彩艳丽、材质轻薄的塑料罩,从天花板垂下来,围出一个小小结界。
![]()
就是这种像大塑料袋一样的↑
十几块钱就能搞定,操作还简单:在淋浴区上方拉根绳子,把塑料膜一围一挂,瞬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简易温室大棚”。
冷空气被隔绝在外,热气在里面打转,哪怕身处出租屋,也能享受片刻“伪·暖气房”的幸福。
浴罩的保暖效果虽好,但也自带副作用。通风太严实容易闷,贴膜太近容易被冰凉塑料惊醒,一不小心就能原地体验“冷暖交替”的极致感受。
于是,市场也顺势进化出了布制、夹棉,甚至帐篷款“高配版”浴罩。不仅能实现室内洗澡自由,甚至在户外露营时也能派上用场,可谓是“浴中战神,四季皆宜”。
![]()
各种款式任你挑选——
只是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取暖神器,就会让人忍不住感叹:在“邪修”这个词发明之前,我们通常称这样的人为保暖天才。
毕竟,生活已经够冷了,在洗澡这件小事上,要让自己更温暖点才好。
02
温暖背后的隐形刺客
当你费尽心思用各种邪修科技将浴室打造成临时温室,以为终于能战胜寒冬时,某些潜伏在温暖表象之下的危机,也在悄然逼近。
比如,和气温骤降“#冷冷冷冷冷冷#”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那条让人有点懵的内容:“#原来冬天洗澡的时候不能开换气#”。
![]()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相关讨论。
不少网友从自家浴室开关上发现,换气键旁边居然印着“沐浴时请勿开启”的标识。第一眼看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不开换气我不闷坏了吗?”但事实就是这么离谱,浴霸和换气扇真的不能同时开。
浴室这种地方,本就潮湿得不太讲理,水汽和电器又是天生的死对头。如果洗澡时打开排气,浴室内的水雾在排出过程中会遇冷液化,冷凝的水可能倒流回去,渗入没有密封防水的浴霸里,轻则损坏,重则短路起火。
![]()
同样,还有一个不易引人注意的小众危险,那就是把花洒的顶喷装在浴霸正下方。诚然,听起来像极了冬日“头顶热风”的理想配置,但当你哼着歌享受热水澡的片刻,头顶的花洒也在承受着高温炙烤。那股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就是它发出的求救信号。再迟钝一点,下一幕可能就是花洒承受不住,下坠击中你的头了。
![]()
当然还不止这些,在那些上了年纪的小出租屋里,这种隐患更是比比皆是。
狭小的浴室里,墙上是裸露的电线,插座松动、延长线悬空。有人用透明胶布缠一缠,也有人靠心诚则灵继续用着。房东通常轻描淡写:“这用了好多年也没事。”可这种“没事”,往往才是最让人心慌的。
而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保暖“邪修”小电器,平日里在卧室、客厅都是一副温顺模样,一旦进了浴室,就像闯进了雷区。本来是用来取暖和方便生活的,可这些小电器在浴室充盈的水汽面前,安全边界就变得模糊。再一个不留意让它们与水直接接触,简直就是在短路着火的安全边缘疯狂试探。
更不必说在各种“冬季神器”层出不穷的电商世界里,那些“平替款”浴霸、取暖灯、暖风机销量不少都几千加甚至上万。起的名头也是一个比一个唬人,什么“黑科技恒温”、“智能循环暖风”,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就拿那种壁挂式浴霸来说,购物平台上的价格可以从三四十元到两百元不等,各种品牌也是五花八门,有大众熟悉的美的、苏泊尔等,也有许多毫无知名度的杂牌,甚至有些翻遍商品详细也找不到厂商名称。
还有判断电器是否合格的3C证书,我在购物平台上随机挑选了6款不同店铺价格在30元左右的壁挂式浴霸,其中只有一款可以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方小程序上查询到信息,另一款虽然提供了3C编码但并没有查询结果,而剩下四款,则是没有直接在商品界面提供出相关编码。
![]()
不同的查询结果。
即便躲过了这些隐患,另一个“隐形刺客”也会在月末准时报到——电费账单。暖风机、浴霸这些大功率设备同时开启,电表转得比陀螺还快,温暖的代价可能就是钱包的迅速消瘦。尤其是那种老式电表,看着那一格格跳动的数字,能让人清晰感受到什么叫“温暖也是有代价的”。
不过,温暖这件事也不至于全靠冒险。真正让冬日沐浴变得安全的,其实往往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细节。
![]()
最关键的守则永远是通风,排气不能开,那即便天冷也不能把门窗紧闭得密不透风,保留一丝缝隙是防止缺氧和一氧化碳积聚的生命线。
在购买取暖设备时,认准“浴室专用”标识和3C认证是底线,那些三无产品再便宜,也是埋下的定时炸弹。
最后,规范使用也和设备本身质量同等重要,尽量避免电器长时间满负荷工作,在使用场景中也要做好电器防水,否则可能就是“使用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了。
冬天洗澡本就不容易,我们花尽心思追求一点温暖,也该留给自己一点底气。
那盏灯、那股热气,最好只是温柔的陪伴,而不是成为生活的赌注。能让人在冷夜里安心地洗个热水澡,吹干头发,心不慌,这才是属于成年人的小确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