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的新疆哈密戈壁上那行“为人民服务”巨型标语,引发大家许多讨论,留下不少思考空间。
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关心?
事件中的“为人民服务”曾为飞行员高空训练指引航向,是带有极强时代印记的极为特殊的航标。航标路标对于人类来说,一直都不只是指引现实中的方向。从远古先民在荒野点燃火把,用跳动的火光驱散迷茫、凝聚族群,到古代驿站烽火台、大海与大陆间的灯塔,这些都始终兼具“辨方向”与“聚人心”双重价值。
对中国人而言,航标路标的“精神”内核在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中愈发鲜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航空事业缺乏先进导航设备,航校官兵便以血肉之躯对抗戈壁荒滩,用砂石刻出巨型标语航标,将“为人民服务”信念化作飞行员眼中最可靠的坐标。这些简陋却坚韧的地标,不仅解决了飞行导航实际难题,更在物资匮乏年代,为民族复兴注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力量。
从戈壁砂石指引方向到北斗组网精准定位,航标迭代史正是中国人创造奇迹的精神升华史。当年官兵们用皮尺丈量、用铁锹挖掘的执着,在数十年后化作了航天人攻克卫星导航技术的坚韧。当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中国终于拥有了自主可控“太空航标”,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种精神传承从未断裂:戈壁航标靠的是“人定胜天”毅力,北斗组网凭的是“自主创新”决心,而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信念底色。正如哈密戈壁标语遭破坏后,博主驱车2000公里运来20吨砂石修复“伤疤”,吉林一号卫星用遥感技术记录修复全过程,人民空军官方致谢守护之举,这份自发的守护恰是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
今天的航标早已超越地理空间的指引,成为迈向现代化的精神罗盘。站在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仅剩10年的关键节点,回望来时路更能明晰方向:从建国初期用砂石垒起的航标,到如今北斗系统覆盖全球,中国人靠自主创造一次次突破困境,印证了“奇迹始于双手”的朴素真理。之所以网友希望更为严厉地处罚破坏“为人民服务”戈壁标语的违法者,是因为如今我们天天使用的北斗卫星精密轨道里,依然跳动着当年官兵挖石造标的精神基因;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始终镌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密码。
哈密戈壁标语航标正在修复,其承载的精神启示愈发清晰:从火把到北斗,变的是导航技术迭代,不变的是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当我们在现代化征程中稳步迈进,那些凝结着奋斗与初心的“精神航标”,终将指引中国人抵达几代人渴望的梦想彼岸。
(新疆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