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张军人通行证
绿水青山(苗族)
说起军人通行证,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的军人来说,应该有所记忆。
![]()
通俗地讲,军人通行证是军人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在的公民身份证。
31年前,我在西藏军区炮兵独立第308团服役。当兵的第三年,组织批准我回家乡贵州探亲,当时就到团司令部军务股开具了军人通行证。
拿到军人通行证的那一瞬间,心头的滋味可以说是美滋滋的。因为凭这张军人通行证就可以回到阔别3年的家乡了。
这是一张临时证明信,通行证上只有颁发证件的部队印章、编号、开始日期、途经地点等,就连持证者的照片也没张贴。
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张证明信,却是士兵外出的有效凭证。我们当兵的第二年,团修理所的务川同乡陈东到大连学习,也是带着军人通行证出行的。那时,我们同年兵都很羡慕他。
部队是对外的番号,当时内部番号属于军事秘密。我们炮兵独立第308团的对外番号是56094部队,我所在的二营五连是62分队。
军人通行证上专门有一栏是注意事项,大致内容包括,一是此证发给现役军人外出时使用,用后须缴回填发机关注销;二是此证应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倘有遗失,须迅速报告填发机关;三是若未盖章或有涂改等,作为无效;四是外出军人应遵守军队纪律、公共秩序,保守国家秘密,注意军容风纪。
各个时期的军人通行证都有所不同,其功能体现了当时部队的管理制度。
小小一张军人通行证,赋予了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时刻提醒军人务必保持良好的形象。
后来有了士兵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学员证。军人通行证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某种程度上讲,军人通行证是军人身份的象征。那张小小的军人通行证,成为我雪域西藏军旅生涯美好的记忆。
2025.10.25于筑
![]()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绿水青山:本名黄筱龙,网名黔中凡人,70后,贵州务川人,苗族,从军二十五载,多次立功受奖,军转干部,出版文集《走向世界屋脊》、长诗《真心英雄》(与人合著)、散文集《小溪慢流》。编有《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研究文集》《贵州省国防教育手册》《奔向小康路上的老兵》等书籍。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
![]()
作者:绿水青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