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张食管癌诊断书,让天长市广陵街道军属陈思贵一家陷入阴霾。老人第一反应是给远在300公里外武警上海某部服役的儿子陈丰云打电话,可号码拨到一半又掐断——“孩子在部队,不能让他分心。”但父亲生病的消息还是传到了黄浦江畔。病房内外,牵挂与责任在父子间无声交织。
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信息,“绝不能让丰云分心!他的战位在军营,家人我们来守护!”他们的承诺掷地有声。这场跨越城乡的温暖接力迅速展开:街道服务站立即上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属特别医疗救助程序紧急启动,1.5万元救助金48小时内审批到账。当工作人员将这个信息告知陈思贵时,这位朴实的军属红着眼眶,紧握对方的手,说道:“有你们做靠山,我一定让孩子安心服役!”
这暖心一幕的背后,是天长市构建困难退役军人及军烈属帮扶体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市创新打造“十个一”双拥举措,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优化救助流程、链接社会资源,将单次救助延伸为长效关怀。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不仅协助申请医疗补助,更联动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护,为军人家庭织密保障网。
从皖东小城到黄浦江畔,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情奔赴,既温暖了军属的求医之路,也坚定了战士的强军之志。据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2025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实施现役军人家庭临时生活、医疗特别救助11人次,发放慰问援助金5.09万元。“军人守护万家灯火,我们守护军人家园。”该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困难退役军人及军烈属急难愁盼帮扶快速响应机制,让尊崇之光照亮每个军人家庭的前行路。(刘世军 王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