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场面急转直下。
他嘴里还在重复那句“不是针对中国”,现场气氛紧张,很多记者的眼神中都透露出质疑和不屑。
斯霍夫站在众多媒体面前,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闪光灯如雨点般不断闪烁,每一个镜头都似乎要将他的尴尬与窘迫无限放大。他的额头上微微渗出汗水,尽管努力保持镇定,但那勉强挤出的笑容却难掩内心的慌乱。面对记者们抛出的一个个尖锐问题,他的回答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句“不是针对中国”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呓语。
然而,事实真的如他所说吗?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荷兰政府的托辞罢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围堵打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荷兰政府此次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时间上与美国出台相关制裁措施高度吻合,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对中国实施的又一次战略遏制。
安世半导体在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凭借中方团队的卓越经营和战略布局,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力量。而荷兰政府的强行接管,无疑是对市场规则和商业秩序的公然践踏。这不仅损害了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给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欧洲的汽车产业更是深受其害,众多车企面临着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陷入了困境。
荷兰政府的这一行为,也让自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试图通过抱紧美国的大腿来获取所谓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却忽视了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经济利益的长远发展。他们以为能够通过强硬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却未曾料到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和后果。如今,面对中国的合理反制和国际社会的质疑,荷兰政府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买单。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任何试图破坏这种合作关系的行为都将遭到反噬。荷兰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摒弃地缘政治的偏见,尊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通过平等、友好的协商来解决问题,才是摆脱当前困境的唯一出路。否则,荷兰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会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也会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失去信誉和影响力。而斯霍夫首相,或许也将因为这一错误决策,在荷兰的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