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小区改造
是推动城市更新、改善民生的
重要举措,
珠海已连续四年
将其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今年,珠海全市已开工改造
老旧小区64个,
最新进展来了!
10月30日,珠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田建华、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真、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程远,以及香洲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邓本杰分别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最新进展。发布会由市新闻办副主任李丹媛主持。
![]()
今年珠海已开工改造
老旧小区64个
获得的补助资金创历史新高
珠海共有老旧小区996个,总用地面积13.4平方公里。田建华介绍,截至目前,“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62个,完成改造377个,总投资额12亿元以上,惠及居民12万户以上,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累计完成楼房建筑物本体改造987栋,惠及居民2万户以上,总投资额近2亿元;全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累计建成730台,惠及居民近万户,总投资额超3.5亿元。
![]()
霞光苑小区实现电梯全覆盖。(图源:魅力香洲)
2025年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4个、完成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100个。截至10月15日,全市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4个,完成改造老旧小区77个;1-9月全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累计建成90台。
![]()
田建华提到,近五年珠海获得的各类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共计约4.87亿元,其中,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绩效评价排名全省第二,额外获得绩效奖励金额近4000万元。2025年,获取老旧小区改造中央各类补助资金共计2.0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外,珠海形成了1个实施方案加N个配套政策的制度体系,并着力构建了 “五个一点” 的资金拼盘模式,努力把资金的“蛋糕”做大、分好。
据了解,香洲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796个,占全市70%以上。“工程的改造是一次性的,但改造完成后,其后续管理维护和运行是长期的,所以在工作中要统筹考虑好、安排好、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
邓本杰介绍,香洲区坚持老旧小区的改造治管并举、治管并重。改造前,社区居委会需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如果成立不了,也会引导社区居民成立议事协商机制,确保这些小区在改造完成后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此外,香洲区还推动各个小区建立、归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他提到,目前香洲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还有467个尚未改造。对此,香洲区制定三年改造计划,同时按照“三年计划两年干”的目标,力争2026年底前全面启动香洲区剩余未改造小区改造工作,早日实现居民老旧小区焕发新颜的美好愿景。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工作,持续擦亮“魅力香洲”的名片。
![]()
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属于重点改造的基础类项目。程远介绍:
香洲区通过实施前山河、凤凰河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完成75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金湾区先后实施了航空新城片区排水分区整治等工程,完成2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推进86个小区改造;
高新区已完成5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1个小区改造中。
通过系统治理,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此后,市水务局将持续督促各相关单位按照“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原则,制定供排水管网改造计划,逐步完善小区供排水设施升级改造。
![]()
▲前山河风光。
一批历史文化有传承、绿化美化有品质、生活休闲有空间、便民服务有配套的精品街巷正在珠海涌现。
![]()
陈真提到,光华街特色街巷的打造,是一个融合了规划引领、多元共治、空间重塑、产业培育与文化赋能的系统性工程,为老城区探索出了一条留记忆、活产业、聚人气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让老城区老街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光华街
![]()
独有一番风味的的光华街。(图源:魅力香洲)
珠海已启动老旧小区危旧房
自主更新政策研究
杭州、广州等已有老旧小区危旧房实施“原拆原建、自主更新”的成功案例,一些珠海市民对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相关政策和工作进展也十分关心。
陈真介绍,市自然资源局已启动老旧小区危旧房自主更新政策研究,积极选取更新改造试点,探索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新模式、新路径。
在评估分类方面,市自然资源局已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香洲区、相关街道办及社区,对香洲区范围内具备自主更新意愿的老旧小区危旧房情况进行摸查,充分了解改造更新需求和利益相关方意见,研究评估具备实施自主更新的条件。
在试点选取方面,重点针对建筑质量较差、存在房屋安全隐患以及通过简单修缮改造难以满足安全、消防要求等条件的老旧小区,鼓励开展老旧小区危旧房自主拆建更新先行先试,选取居民拆建意愿高、具有示范效应的试点项目并探索具体实施路径。
![]()
2025年8月,香洲区部分老旧小区集中开工改造。(资料图)
在政策指导方面,正在研究居民诉求中关于优化户型布局、适当增加居住面积、增配公服、采用新型建筑技术缩短建设周期、积极争取财政奖补资金等政策措施。
陈真提到,“适当增加居住面积”旨在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而非要给改造主体增加可售住宅面积用于平衡项目的改造成本。
聚焦市民的“急难愁盼”,
珠海通过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
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
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让市民在“旧院换新颜”中
收获更多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珠海发布 陈颖
图/珠海发布 程霖 吴长赋 赵梓
编辑/吴茵琳 明敏
责任编辑/赵思华 阳紫微
三审/孟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