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远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5年第六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不合格信息。结果中,几家我们可能熟悉或身边的餐饮单位被点名,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消毒餐具”和“马铃薯”上。
作为招远的老百姓,我们每天都会在外就餐,孩子也可能在小饭桌吃饭。看到这样的信息,心里难免咯噔一下。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聊聊,这些不合格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们的健康有多大影响。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懂行,更会保护自己,同时也给相关的经营者提个醒。
![]()
本次抽检中,三家单位(包括宾馆和小饭桌)的“自消毒餐具”被检出大肠菌群。这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它是什么?
大肠菌群并非某一种细菌,而是一群与肠道污染有关的细菌的总称。它本身不一定都致病,但它被普遍用作食品和餐具卫生状况的“指示菌”。简单说,如果餐具上检出了大肠菌群,就如同一个警报器响了,提示这些餐具可能受到了粪便来源的污染,清洗、消毒环节存在严重漏洞。
危害有多大?
想象一下,如果连大肠菌群这种指示菌都存活了下来,那意味着那些更需要严格消毒才能杀灭的、真正致病的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存在的可能。
对于普通人,使用这样的餐具,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腹泻、腹痛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坏了肚子”。
对于孩子、老人或体质较弱的人群,风险则更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肠道感染,甚至需要就医。
给经营者的提醒:餐具消毒绝非“用水冲冲、开水烫烫”那么简单。它需要遵循严格的“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流程。消毒柜温度或时间不达标、保洁柜不密闭、员工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是餐饮服务的底线,必须守住。
另一项不合格信息来自“小饭桌”的马铃薯,其“毒死蜱”含量超出了国家标准。
它是什么?
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常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按照国家规定,它在某些农作物上的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有严格限制,以确保上市时农药残留降到安全水平以下。
危害有多大?
短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神经中毒症状。
长期摄入低剂量的残留,则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潜在影响,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尤其值得警惕。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标准对其残留限量要求非常严格(本次抽检马铃薯的标准值是≤0.02mg/kg)。
给经营者和我们的提醒:
对于餐饮单位,特别是为孩子供餐的小饭桌,采购蔬菜时,不能只图便宜,必须建立可靠的进货查验制度,尽量选择来源清晰、可追溯的农产品。对于我们家庭而言,这也提醒我们,在清洗蔬菜时,要多浸泡、多冲洗,或者去皮处理(如马铃薯),能有效降低表面的农药残留。
![]()
食品安全无小事,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尤其是孩子们的身体。一次抽检,是一次排查,更是一次提醒。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警惕,外出就餐时,可以多留心观察餐具的洁净程度和就餐环境;选择小饭桌时,也可以多问一句餐具如何消毒、食材从哪里采购。
作为经营者,无论是大酒店还是小饭馆,都应深知肩上的责任。一时的疏忽,不仅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健康,更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得不偿失。希望这次抽检结果,能成为一记警钟,促使所有餐饮从业者真正将“安全”与“卫生”放在首位。
让我们共同守护好招远人“舌尖上的安全”。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