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凸显,极端天气频发,大气科学已从“观测天气”的传统领域,升级为守护生态安全、保障能源调度、支撑防灾减灾的核心学科。无论是碳中和目标下的气候模拟,还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气象保障,亦或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精细化预报,都急需能“读懂风云”的专业人才。
数据显示,我国气象及相关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具备跨学科能力、掌握先进观测与预测技术的毕业生,正成为企业、科研院所竞相争抢的对象,大气科学领域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
在大气科学人才培养领域,就不得不提到一所院校,其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在该领域积淀深厚,更是享有“气象人才摇篮”“气象黄埔”的美誉。它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截至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堪称“标杆级”,不仅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还在2025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包括此前发布不久的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南信大大气科学学科更是以全国第1的成绩,宣告了自己的顶尖实力。
![]()
学科实力的硬支撑,也直接转化为人才市场的强吸引力。2025年全国气象部门人才招聘会这场活动便释放出急需气象类人才的强烈信号,260家单位带来2400多个事业编制岗位,其中气象类岗位约1500个,市场对高素质气象人才的需求可见一斑。
而招聘会上校长陈海山的一番话,更加揭示了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当前,全国50%以上的各级气象局领导、70%以上的业务骨干都有南信大求学经历,这意味着该校毕业生在气象系统内拥有广泛的“校友资源”,不仅在求职时更易获得认可,进入职场后也能更快融入行业生态。
同时,该校大气科学专业及其他气象相关专业每年培养近3000名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未毕业就被“预定”,近三年气象类专业就业率超96%,体制内就业率接近60%,这样的就业数据在同类院校中表现突出,充分体现了行业对南信大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
![]()
综合来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凭借“世界一流学科”的顶尖实力、全球领先的学科排名,以及近96%的高就业率和接近60%的体制内就业率,不仅稳固了其“气象人才摇篮”的地位,更成为培养高素质气象人才的核心阵地。南信大大气科学专业始终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为我国气象及相关领域输送着大批中坚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