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边检总站,有这样一期与众不同的英模培训,47 名民警代表汇聚于此。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一半以上的学员不能露面。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8 个边境州市、25 个边境县市与邻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 4060 公里,地势复杂、山高林密。这群戍边人常年驻守在边境一线,与孤独为伴,与风险相邻。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培训班里,有荣获国家、省部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有被授予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称号的先进典型,还有多次荣立一等功的功臣。但在荣誉背后,是一张张不能公开的面容,一个个无法站在聚光灯下的身影。
“每缴获一克毒品,都是在挽救一个家庭”,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队长安晓华,这位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走上讲台讲述他 21 年的缉毒生涯。化装侦查 12 次,打掉 6 个贩毒团伙,侦办案件 200 多起,抓捕嫌犯 350 余人,缴毒 1.5 吨…… 这些数字背后,是他从未动摇的信仰。
![]()
而每每讲到牺牲,班里提到最多名字的,便是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的烈士尹铭志。1997 年 8 月 2 日,距退伍仅剩四个月的他,在执行卧底任务时,遭遇毒贩暴力反抗。为保护现场群众,他以身挡刀,身中 16 刀后仍奋力搏斗,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 20 岁。尹铭志的妹妹尹铭燕,在看到哥哥日记中 “加入缉毒斗争的行列,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的话语后,毅然投身边境缉毒事业。从事缉毒工作至今,尹铭燕先后参与侦破各类毒品案件 100 余起,查获毒品 400 余公斤,荣立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1 次,她用卓越的成绩,接过了哥哥的接力棒,兑现了自己许下的承诺。
![]()
“能将自己一身本领‘传下去’才是好师傅”,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队长李兵(化名)这样定义荣誉。从警 16 年,他侦破案件 650 余起,缴毒 3.4 吨,荣立一等功 2 次、二等功 3 次。但在他看来,比这些战果更重要的,是他带出的 30 多个徒弟。如今,徒弟们已成长为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 “尖刀” 力量,多人荣立一、二等功,这份传承,是他无可替代的 “军功章”。
![]()
在这个培训班里,还有几位没有闪亮勋章的民警,却诠释了另一种伟大。文山边境管理支队都龙边境派出所民警余永顺说:“如果退休,我希望再给我十年的时间,我还是离不开这些陪了我半辈子的老百姓们”。他将一生扎根边疆,行走于辖区的每寸土地,成为乡亲们手机里那个 “永远不会被删掉” 的联系人,这份鱼水情深,是他戍边生涯中最珍贵的勋章。
![]()
当培训班的灯光暗下,投影屏上播放着边境线上那些模糊的侧影——有的在暴雨中攀爬悬崖巡查界碑,有的蹲在篝火旁啃着冻硬的干粮,有的背对镜头挥手走向密林深处。这些画面没有解说词,却让台下所有学员攥紧了拳头。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年轻民警突然站起来,声音发颤:“我师父去年追毒贩时摔下山崖,遗体找到时……他怀里还压着没来得及上膛的枪。”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制服摩擦的哽咽声。
![]()
这些不能露面的英雄,连悲伤都必须是静默的。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的女警张晓云(化名)在小组讨论时展示了一部特殊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都是代号,相册里没有一张自拍。“我们缴获的每部毒贩手机里,都存着家人照片。”她顿了顿,“所以我们更不敢拍。”这种刻意制造的“空白”,恰是他们对亲人最深的守护。
![]()
培训班结业前,组织者播放了一段特别视频:25个边境县市的群众用方言对着镜头喊“谢谢”。当画面切换到勐海县布朗族村寨时,八十岁的岩温老人举着自制锦旗,上面歪歪扭扭绣着“看不见的脸,看得见的心”。向这些默默奉献的戍边英雄们致敬!大家对他们的事迹有什么感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民生聚光灯#
#热点观察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