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第一缕桂香漫过武夷山的丹崖,缠上福州三坊七巷的灰瓦,福建的秋天才算真正落了脚。
不同于江南桂花常伴台风的仓促,八闽大地的桂树,似是沾了山海的温润性子,总在秋阳正好时缓缓绽放——在泉州开元寺的古榕旁,在厦门鼓浪屿的老别墅院里,在南平浦城的山野之中,只待一阵海风或山风掠过,细碎的金瓣银蕊便簌簌飘落,织就一场裹着咸鲜与清润的“桂花雨”。这“雨”里,藏着福建人独有的秋日浪漫,也浸润着千年文脉里的桂香记忆。
![]()
图源:浦城县纪委监委
![]()
福建的秋,是层林尽染与碧海蓝天的相映成趣。山的层林尽染、海的碧海蓝天,再加上滩涂的古朴、草原的辽阔,让福建的秋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温婉,也让桂树的绽放有了更丰沛的背景——当山间桂香飘向九曲溪,当海边桂雨落在沙滩上,山与海的秋韵,便都融进了这一缕清甜的香气里。
那么,对于桂花,为什么我们如此钟情?
![]()
图源: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或许是它亲和温柔的气质,恰如八闽大地温润包容的性情。相比牡丹的富丽、梅花的孤傲、菊花的清寒,桂花更带着山海滋养的平和。这种“暗淡轻黄体性柔”的姿态,与福建人含蓄谦和的性格相映,也契合了中式审美的中和之美。
李清照曾赞桂花“花中第一流”,而在福建人眼中,这“独占三秋压众芳”的香气,更藏着家乡的温润记忆,是别处桂花难及的亲切。
![]()
图源:明溪在线
或许是它承载着福建人刻在骨子里的乡愁与团圆。“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桂花,始终与思念的绵长、惆怅的婉转、欢聚的温情紧密相连,成为承载人间情愫的经典意象。
于福建人而言,桂花更非遥不可及的诗文符号,而是深深镌刻于生命记忆中的寻常印记:是福建大街小巷中,那株年年秋来如期绽放的桂树;是考前夜,父母精心采撷、插于瓷瓶,寄予美好期许的一枝桂蕊;又是闽北人家秋夜的饭桌上,那碗氤氲着清甜香气、暖透人心的桂花酒酿。这些细碎而珍贵的片段,皆因桂花的点缀,成为镌刻在时光里的温暖记忆。
![]()
图源: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或许是它融入日常生活的那份贴切。它从古籍诗文里的经典意象,蜕变为文创市场上的香氛、手作等潮流产品,甚至成为网络语境中传递秋日意趣的“季节暗号”,福建桂花的生命维度更得以拓展。“福建的秋天,藏在一缕桂香里”,成了年轻群体对家乡秋日的诗意告白。每至桂香渐浓之季,福建各地的秋日雅集等活动陆续启幕,以桂花为媒,串联起传统与现代,让这份源自闽地的桂花情韵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
图源:陈国平
![]()
福建植桂的历史,早能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彼时中原士族南迁,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将桂树的种苗栽进了闽地的庭院。那时的闽地庭院,秋来便是桂馥兰馨,文人雅士聚于桂树下,煮茶论道,好不快活。
![]()
图源: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到了唐宋,福建的桂文化更见繁盛。北宋时,福州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让福州成了“榕城”,而他在冶山别业中种下的桂树,也成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打卡地”。彼时冶山的秋,桂树成林,风吹花落时纷纷扬扬,与远处的闽江波光交相辉映,当真如诗中所写般令人沉醉。
![]()
图源:福州微文明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武夷山讲学期间,更是对山间桂树情有独钟。武夷山的秋,本就带着清幽静谧的气质,桂树多生长在书院周边,每到花开时节,香气便顺着山间的溪流漫溢,沁人心脾。朱熹在《武夷棹歌》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诗中虽未明提桂花,却有弟子在《朱子语类》中补记:“先生每秋必携诸生登九曲,坐桂树下论学,香风拂袖,如闻天籁。”想来那漫山桂香,伴着学子们的读书声,成了朱熹讲学时光里一段清雅隽永的注脚。
![]()
图源:武夷山旅游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桂花也曾随着商船与文化的交融,生出别样的意趣。明代《泉州府志》记载,当时城南的聚宝街旁,有阿拉伯商人引种的“金桂”,花色比本地桂树更艳,香气也更浓郁,当地人称之为“番桂”。
![]()
图源: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每到秋日,聚宝街的桂树与刺桐花交相辉映,花团锦簇间,番商与本地士子共饮“桂花酒”,以桂为媒,成就了一段段中外交流的佳话。
![]()
泉州聚宝街 图源:鲤城文旅之声
![]()
如今的八闽大地,桂花依旧在续写着新的故事。每年国庆前后,鼓岭的桂花如期盛放,金黄与橙红的花簇缀满枝头,芬芳馥郁,花香与国庆欢歌交织在一起,构成鼓岭金秋独特的风景线。
![]()
图源:鼓岭旅游度假区
每逢金秋时节,一树树争相怒放的桂花让有着“中国丹桂之乡”之称的福建浦城独占秋色,处处沐浴花香。其中,中华桂博园中藏有一株树龄超千年的“九龙桂”,堪称 “中华第一桂”。这株古桂枝干虬劲,九枝蜿蜒舒展,形似苍龙探爪。每逢花开时节,橙红花瓣缀满枝头,如星火点缀碧冠,香飘十里,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
图源:浦城县纪委监委
坐落于清流县林畲镇的中华桂花文化园,是一处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荣誉的文化园林。这里桂花种类众多,金桂以其绚烂之美令人赞叹,丹桂则以馥郁之香闻名遐迩,而银桂则展现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气质,还有不少四季桂品种,常年可开花,这里宛如画卷中走出的仙境,令人陶醉。
![]()
![]()
图源:清流文旅
福建人对桂花的钟情,从来不是“只可远观”的欣赏,而是“融入烟火”的亲近。在浦城,人们早起打落带露丹桂,细细筛除枝叶、剔除碎屑。精选的丹桂经沸水短时间浸烫、冷却后再用冷水静置,沥干后用白糖浸渍,密封贮藏于瓶罐中。经过白糖浸渍入味的丹桂,即可随时取用,用开水冲泡即成清香四溢的木樨茶。
![]()
图源:浦城文旅
在闽南地区,一些街边的糖水铺摆着 “桂花四果汤”,清甜的石花膏里撒上几瓣桂花,成了秋日里甜蜜的慰藉。就连这里的茶,也能与桂花相遇——用武夷岩茶的醇厚,衬着桂花的清甜,一杯“桂花岩茶”下肚,山海的灵气与秋的温润,都化作了唇齿间的回甘。
![]()
图源: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有人说,福建的桂花,藏着山海的性格——既有山的沉稳,能在千年文脉里扎根;又有海的灵动,能在烟火人间里流转。
当我们在福建的秋日里等一场桂花雨,等的不只是金瓣飘落的美景,更是与古人“桂下论学”“花前饮酒”的时空对话,是对家乡烟火的深深眷恋。
![]()
图源: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这雨落下来,落在武夷山层林尽染的丹崖上,落在三坊七巷古色古香的灰瓦间,也落在每个福建人的心里——那是秋的信笺,是时光的温柔,更是八闽大地最动人的秋日告白。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
fjlygroup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厦门文旅
漳州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
![]()
![]()
转载请标注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