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教授:糖尿病,多是气阴两伤!一个经方,滋阴益肾、健脾益气,让血糖乖乖降下来
杨小红,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肾脏疾病工作近四十年。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糖尿病在中医里属“消渴”范畴,很多患者觉得血糖难控,其实核心病机多是“气阴两伤”——长期耗气伤津,导致气虚不能固摄、阴虚无法生津,进而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乏力等症状。这种情况调理的关键就是,既补气虚,又滋阴虚,让气阴平衡,血糖自然能稳定。
![]()
今天我就分享一个国医大师的经方,既滋阴益肾,又健脾益气,能从根源调理气阴失衡,帮血糖慢慢稳定。这个经方是在经典方剂基础上优化而来,十味药材各司其职,既兼顾核心病机,又兼顾脏腑调理:方中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滋养肾阴,固摄精气,填补肾阴亏虚,缓解口干、多尿;牡丹皮清肾中虚火,避免阴虚生热加重消渴;黄芪、怀山药、仙鹤草补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气虚乏力,促进血糖代谢;怀山药兼顾滋阴,契合“气阴两伤”病机;泽泻、茯苓、玉米须利水渗湿,排出体内多余湿气与代谢废物,避免熟地黄等滋腻药阻碍脾胃运化;玉米须还能辅助调节血糖,增强控糖效果。
全方补阴不滋腻、补气不燥热,既修复肾气阴亏虚,又强化代谢功能,从根源平衡机体状态,辅助稳定血糖。适用于肾气阴两伤型糖尿病的人群,症见血糖偏高、波动大、口干多饮、多尿、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但需注意,痰湿重、实热证、脾胃虚寒的人群不适合。
下面结合一则门诊医案来看看。陈先生,56岁。患者自诉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5年多了,一直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近两周血糖控制不佳,还伴有口干、没力气、夜尿多、失眠等症状。中医辨证:?望诊:面色偏白、略憔悴,舌质偏红、舌苔少津,舌体无胖大(排除痰湿重);
?闻诊:说话声音低沉,无口苦、口臭;?问诊:口干多饮,夜尿多影响睡眠,神疲乏力,偶尔头晕耳鸣,食欲尚可但吃多了腹胀,大便偏干;?切诊:脉细弱(气阴两虚典型脉象),无弦紧、滑数(排除实热、肝郁)。综合情况辨证为“肾气阴两伤兼脾虚”,此时调理关键在于滋阴益肾、健脾益气。
开方:熟地黄,生地黄,怀山药,黄芪,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玉米须,仙鹤草,柏子仁,火麻仁,陈皮。按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表示血糖明显下降,口干减轻、夜尿减少、大便通畅,腹胀消失。于是效不更方,续服14剂后,患者失眠好转,能睡6小时,但仍有轻微头晕耳鸣。
于是原方基础上,增加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的用量,去掉柏子仁、火麻仁、陈皮,加枸杞滋补肝肾。续服14剂后,患者血糖稳定在正常值,口干、头晕耳鸣基本消失,夜尿1次不影响睡眠,乏力感大幅缓解。为巩固疗效,我又开了一个小方,叮嘱其续服10剂后停药,后随访数月,病情未再反复。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盲目使用别人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