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新华社消息,北大西洋飓风“梅利莎”当地时间28日中午登陆牙买加西南部海岸,已造成加勒比地区7人死亡。这是自1851年有记录以来,登陆牙买加的最强飓风。也是今年全球新晋的“风王”——此前,2025年的“全球风王”是超强台风“桦加沙”。不过,11月,西北太平洋仍有产出超强台风的可能性,“梅利莎”或许并非最终的“风王”。
北大西洋第三强的飓风 登陆牙买加、古巴带来强风雨
“进入加勒比海后,引导气流突然减弱,‘梅利莎’缓慢移动,这也让它能够在超过31°C的海水上肆意发展。”知名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联合主创、复旦大学博士生傅正航介绍,“梅利莎”一度成为最高等级的五级飓风,“在整个北大西洋的飓风中,‘梅利莎’的强度排到了第三。”
“梅利莎”以五级飓风的毁灭性强度登陆牙买加,自1851年有记录以来,登陆牙买加的最强飓风,牙买加西部被夷为平地。离开牙买加后,“梅利莎”又以三级飓风的强度于29日凌晨登陆了古巴东南部,强度为3级飓风。
中央气象台10月30日的《全球热带气旋监测公报》显示,过去24小时“梅利莎”强度由17级减弱为13级,它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先加强再逐渐减弱。目前,“梅利莎”为一级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台风级。
“桦加沙”让位“风王”称号 西北太平洋台风仅海燕、莫兰蒂能强过它
“梅利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度在17级以上,在登陆前,还曾提升到82米/秒左右,而今年登陆我国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巅峰强度是74.5米/秒(一分钟风速)。也就是说,“梅利莎”已超过“桦加沙”,成为今年新晋的“全球风王”。
“和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相比,梅丽莎仅次于2013年的海燕和2016年的莫兰蒂。”傅正航说。
一个是飓风,一个是台风,两者有可比性吗?其实,它们都是热带气旋,区别就是出生地和活动区域不同。飓风是指在中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生成及活动、并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而台风主要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及活动的热带气旋。
“风王”还只是“暂定” 11月仍可能有超强台风
“目前,我国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海温也大幅偏高,与此同时菲律宾以东洋面,我国南海热带云团、台风胚胎活动非常活跃。”傅正航说。
中央气象台的中期预报也提到,未来10天,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上将有1-2台风生成,其中菲律宾东部海面上的热带扰动,将于11月初发展成台风,给南海、华南近海海域带来风雨天气。
傅正航表示,虽然目前新台风的强度有很大不确定性,但11月的西北太平洋仍有产出超强台风甚至风王的可能性,请华南沿海的朋友可以适当关注台风胚胎动向,11月上旬后期,也可能需要做好防台准备。
今年首个台风异常偏晚 7-9月台风“扎堆”
已是秋冬之交,为何还有台风?
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常年来看,11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的台风活跃程度虽不如7至9月,但仍有台风生成和登陆的记录,平均有2.2个台风生成,多于6月。
今年,西北太平洋首个台风直到6月11日才生成,与常年相比异常偏晚,但7-9月,台风扎堆出没。9月以来,第16号台风“塔巴”、第17号台风“米娜”、第18号台风“桦加沙”、第21号台风“麦德姆”均影响了我国,第20号台风“博罗依”虽未直接登陆我国,但也给华南地区沿海带来了强风雨的天气。
当下,虽然眼下我国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但海洋温度仍然较高,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南部部分海域海温仍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