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网民11.23亿,必须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

0
分享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网络空间深刻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不仅事关文化安全,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互联网凭借其低门槛、匿名性、裂变传播和去中心化等特点,重构了文化生产和传播机制,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

一是创作主体多元化对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人人都有麦克风”导致价值表达碎片化、去中心化。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网络空间极易成为错误思潮的温床。

二是算法推荐机制在提升信息分发效率的同时,也弱化了社会共识的凝聚功能。基于用户行为的个性化推送极易导致“信息茧房”和认知固化,使群体间难以达成共识。部分平台受资本逻辑驱动,奉行“流量至上”,大量推送低俗、煽动性和虚假内容,挤占主流声音传播空间,造成价值引导失效。如果放任算法无序扩张,忽视价值引领,就会削弱党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

三是新技术的迭代发展也给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全新课题。人工智能、元宇宙、生成式大模型等新技术涌现,在创新文化体验的同时,也带来数据泄露、算法歧视、深度伪造等风险。例如,某些境外势力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信息,扰乱正常秩序;部分平台利用大数据实施“精准围猎”,传播不良内容。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治理跟进速度,传统监管手段面临挑战。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是简单进行行政管控或内容干预,而是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通过主体协同、内容创新、技术赋能,实现有效引导和有机融入,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主体层面,必须贯彻党管互联网原则,构建多元协同的综合治理新格局。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所有从事新闻信息、网络文化、平台服务的主体都要纳入党的领导和管理范畴。要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平台完善内容审核机制,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弘扬主流价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网信部门要统筹协调,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近年来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就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落实主体治理责任的体现。同时,要激励广大用户创作传播正能量内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治理的良好局面。

在内容层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质内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网络内容建设要贴近网民需求,适应新型传播样态,推进话语创新和表达革新。要善用短视频、直播、动漫等形式,把宏大叙事转化为鲜活故事,把理论话语融于日常情感。主流媒体要学会运用“网言网语”,以“微剧情”承载“大主题”,以“轻叙事”传递“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

在技术层面,“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做到以技术管技术、以创新防风险。例如,主流平台可借助算法优化,优先推荐正能量内容;运用AI识别技术,高效过滤有害信息,有效遏制“信息茧房”的产生与负面内容扩大化的潜在风险。同时,要防止技术滥用,加强数字伦理建设。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文化生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民族精神凝聚力。坚持党在网络文化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不仅关乎话语权的掌控,更是一场关乎未来走向的深刻治理实践。

要优化供给生态,破解网络文化的结构性矛盾。当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网络文化的需求与优质内容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破解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并完善以社会效益为首要考量的网络平台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荣誉表彰、资源倾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平台及创作者生产传播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网络文化产品,从源头上增加优质供给。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型网络文化创作主体,特别是扶持具有正确价值导向和深厚文化素养的优质自媒体、工作室和文化机构,确保好内容能触达广大网民。

要强化法治保障,构建网络空间秩序根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规范网络空间行为、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坚实根基。针对网络文化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如算法推荐伦理、深度伪造技术应用、元宇宙空间规则等,需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网络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持续开展“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维护良好网络秩序,引导广大网站和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守护网络空间的清风正气。

要推动协同共治,凝聚网络文化治理合力。网络空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格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网络平台应强化内部治理,完善用户协议、社区公约和内容审核标准,主动防范和处置违规内容。行业组织应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广大网民应提升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既做到理性发声、又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总之,网络空间治理要促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协同,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研究”阶段性成果)


原标题:《我国网民11.23亿,必须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于颖

本文作者:孙伟超 王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6586文章数 7576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