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霸养成记
今日学霸
杨赫然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2025届毕业生
![]()
现为复旦大学学生
01
学习感悟
高中三年,如同一段被按了快进键的旅途,既仓促又漫长,既如战场又似迷宫。每日晨曦初露时便背着沉沉的书包,披着星光走进教室,日复一日,直至毕业钟声响起。作为走过这段路程的学长,深知其中困惑与艰难。若让我浓缩三年感悟,那便是:高中绝非仅凭一股蛮劲便可达成的捷径,而是一场智识与心灵的成长磨砺。它不仅要求我们学习知识,更需要我们学会学习本身,并在学习的困顿中寻得自己。
在高中这片知识的原野上,笨鸟先飞固然可敬,但若方法不对,纵然拼尽全力也终将徒劳。我见过许多同学,他们勤勉如工蜂,日日伏案于书山题海,结果却常是事倍功半。这让我懂得:学习之道,首先在于认知层面上的清醒定位。
高中学习的核心,在于其知识广度的陡然提升。初中知识如同涓涓溪流,清澈见底;而高中知识却似汪洋大海,深不可测且变幻莫测。因此,仅靠机械记忆已显捉襟见肘,理解与贯通才是破局的关键。每当我面对物理中的复杂模型,化学中相互纠缠的反应原理,抑或是历史长河中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经纬时,我时时提醒自己:首要任务并非囫囵吞枣,而是追本溯源、厘清脉络。知识之网中,每一根丝线都自有其来龙去脉。如同解绳结,只知生拉硬拽只会令其愈发收紧,而找出源头、梳理脉络,才是解开死结、融会贯通的智慧之钥。
与此同时,高中更是一场关于学习自主性的深刻觉醒。老师固然是引路人,但最终在知识密林里摸索前行的,终究是我们自己。我曾习惯于被动接收老师灌注的知识,如同等待喂食的雏鸟。直到某次考试失利后,痛定思痛,方始领悟:学习终究是自己的事。于是开始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后主动梳理,将知识化为己有——这一转变,恰如由依赖喂养的雏鸟蜕变为主动觅食的雄鹰。主动探究的翅膀一旦展开,曾经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便不再是深渊,而变成了可以俯瞰的风景。
02
学习方法
若说认知的觉醒是照亮迷雾的光,那么高效方法的掌握则是穿越迷雾的舟楫。在探索之路上,我逐渐摸索出几件披荆斩棘的利器。
第一件法宝便是“错题本2.0”。起初,我仅将其当作错题的简单收集册,后来才悟出其中精义。真正强大的错题本,不仅是错误的陈列馆,更是思维的解剖台。每道错题旁边,我必注明当时错误的思维路径,再详细写下正确思路的每一步推演,最后提炼出此类题目的核心陷阱与应对策略。这如同为思维搭建阶梯,错误不再是被遗忘的尴尬,而成为通往理解新高度的垫脚石。每一次错题整理,便是一次思维的优化与升级,使我在知识的迷宫中绘出了一张不断完善的导航图。
第二件法宝则是时间管理的艺术。高中岁月,时间总如指间流沙般难以把握。我尝试过各种时间管理方法,最终发现“番茄工作法”最为契合。每25分钟为一段专注学习的“番茄时间”,之后休息5分钟,四段“番茄时间”后安排一段较长的休息时间。此法妙在将学习工程切分成可掌控的小段,使专注力得以持续跟进。我亦将任务按“重要——紧急”分类,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之事——这仿佛在时间的洪流中筑起了堤坝,让每一分精力都流向最该灌溉的土地。
03
学习心态
高中三年,学业的重担与未来的压力常如浓雾般笼罩心头。如何在这片心灵的雾霭中安顿自我,是另一堂无声的必修课。
压力如影随形,而学会与之共处是必备的智慧。高三模考成绩起伏不定时,我常深陷焦虑旋涡。后来终于明白,与其在压力的风暴中徒然挣扎,不如承认其存在,并尝试与之对话。当焦虑感袭来,我学会了暂停,以深呼吸为锚点,在日记本上如实写下心中所有情绪与想法——这无声的倾诉竟能带来奇妙的疏解。运动场上的奔跑也成了我的减压良药,汗水挥洒间,压力仿佛也随之蒸腾消散。压力从来不是敌人,而是逼迫我们认清极限、锻造韧性的严师。
高中学习更是意志力的漫长修行。多少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习题,深夜灯光下孤独的身影,坚持似乎已到极限。此时,我会将大目标切分为每日可见的小目标,每完成一项,便在计划本上郑重打钩,这微小的仪式感竟能带来持续前进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为学习寻找内在的“发动机”。我尝试将枯燥的公式与个人兴趣相连:物理定律背后蕴藏的宇宙和谐之美,历史事件折射出的人性幽微之光……当知识不再冰冷,而是为心灵点燃的火种,坚持便不再是苦役,而成为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这意志力的磨炼,如同在灵魂深处默默垒起一座山——每块石头都是坚持的证明,每层高度都拓宽了精神的疆域。
回首高中岁月,那些分数与排名终将如试卷般泛黄褪色,而真正铭刻于生命年轮之上的,是这段旅程赋予的礼物。
高中三年最大的馈赠是一种名为“学习能力”的终身财富。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从囫囵吞枣到深度理解,从时间虚掷到高效管理——这整套思维与行动的升级早已超越具体知识,内化为一种可迁移的生存本能。步入大学后,面对更浩瀚的知识海洋和更复杂的挑战,高中锻造的这套学习“内功”成了我最坚实的底气。它使我能快速抓住新领域的核心,有效拆解难题,在陌生的知识版图上自信地拓荒。
更为珍贵的是,在学业重压之下,我逐渐看清了自己内心的轮廓。在文理分科的十字路口,在强科弱项的权衡中,在不断试错与调整的轨迹里,我开始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热爱什么?擅长什么?什么能让我眼中闪烁光芒……高中是自我发现的实验室,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挫折后的爬起、每一次小小的突破,都在为“我究竟是谁”这个永恒命题添上清晰的笔触。这自我认知的深化,如同在心灵深处点亮了一盏不灭的灯,其光芒将照亮未来无数个抉择的前夜。
编后语
杨赫然的学习历程启示我们,高中学习应以清醒的认知为指引,以高效的方法为航向,以坚韧的心智为风帆,唯有如此方能穿越那充满挑战的三年航程。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而高考也不过是杨赫然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真正宝贵的是他在三年中获得的思维的力量、探索的勇气以及对自我深刻的认知,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须拥有的。
□由杨赫然口述、本报记者徐徐整理
![]()
![]()
来源 | 安徽青年报
编辑 | 李志慧
校审 | 刘 鸣
终审 | 杜 军
声明 |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