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布良斯克州的防空警报划破夜空,48架无人机被相继击落的火光,成为俄罗斯本土遭遇大规模袭击的缩影。10月30日,俄媒披露的一组数据震撼全球:包括莫斯科在内的15个地区,遭遇170架乌军无人机集群攻击,战火已从前线向俄腹地蔓延 。
![]()
俄军军车隆隆声震天响向前开拔
这场突袭的规模堪称近期之最。沃罗涅什州21架、下戈罗德州16架、开拔卡卢加州15架,各地区拦截数据层层叠加,勾勒出乌军无人机的“饱和式渗透”。最引人警惕的是莫斯科州的9架来袭无人机,其中6架直扑市区,虽被悉数拦截,但已让俄首都的防空压力暴露无遗。
这绝非孤立行动,而是前线胶着的直接反噬。当前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等战场攻防升级,俄军形成的“包围圈”正面临考验,乌军选择以无人机突袭本土,显然是精准的战术反击。军事专家指出,这种打法既能牵制俄军边境防御力量,又能通过打击腹地动摇其战争支撑能力 。
![]()
乌克兰无人机乘夜色再次“光顾”俄罗斯多地
更值得深思的是背后的“成本陷阱”。乌军无人机单价仅数千元,而俄军拦截动用的“铠甲-S1”导弹单价高达数十万美元,双方成本比达1:100 。即便绍伊古称“命中目标不足1%”,但日均百架级的袭击量,已让俄军防御资源持续透支。
此举更藏着舆论与心理战的深意。乌克兰曾明确表示,此类袭击意在“让俄民众感受战争距离”,而15地同时遇袭的态势,正是对这一策略的精准落地。面对克里姆林宫“压倒性回应”的警告,乌军仍加码突袭,无疑是想在谈判筹码与西方援助争取中占据主动。
![]()
俄军防空火箭炮炮声轰轰作响
170架无人机的残骸背后,是俄乌冲突的全新拐点。当战场从前沿延伸至本土,这场消耗战的代价正不断扩大,而和平的曙光,似乎也在持续升级的战火中愈发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