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债已成无底洞,中国随时可能打出这张牌,让特朗普不得不防

0
分享至

美联储宣布进一步降息,中方随时可能打出美债这张牌,让特朗普不得不防。

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继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后再次降息,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



前言

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 36.8 万亿美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9 万亿美元,占美国 GDP 的比重达到 132%,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数字背后,是美国长期以来 “财政赤字货币化” 的政策惯性 —— 自 2020 年疫情后,美国通过多轮经济刺激计划、大规模基建投资及国防开支扩张,导致财政赤字连续 5 年超过 1 万亿美元,2025 财年赤字规模预计达 1.4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升至 5.2%,远超国际警戒线 3% 的标准。



从债务结构来看,美债主要分为可交易国债与非交易国债,其中可交易国债占比约 70%,规模达 25.8 万亿美元,这部分债务主要由外国投资者、美国国内机构及美联储持有。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美债发行频率显著加快,仅 10 月单月就发行了 5800 亿美元的短期国债与 3200 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平均每周发行规模超过 2000 亿美元。



为吸引投资者购买,美国不得不持续提高国债收益率,当前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攀升至 4.8%,较 2024 年初上升 1.2 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压力 ——2025 财年美债利息支出预计达 1.1 万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支出的 15%,超过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总和,成为仅次于社会保障与国防的第三大支出项目。

更严峻的是,美债的 “滚雪球” 效应正逐步显现。随着大量短期国债到期,美国政府需要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2025 年至 2026 年将有超过 7 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占当前债务总额的 19%,这种 “以债养债” 的模式使得美债规模陷入失控循环,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次警告为 “全球经济稳定的潜在风险点”。



全球市场的 “关键变量”

在美债的海外持有格局中,中国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底,中国持有美债规模为 8700 亿美元,虽较 2021 年峰值时的 1.07 万亿美元有所下降,但仍稳居美国第二大海外债权国,仅次于日本(持有 1.12 万亿美元)。

从持债结构来看,中国更倾向于持有短期美债,期限在 1-5 年的美债占比达 65%,这种配置既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也为灵活调整持债规模预留了空间。



中国持有的美债并非单纯的金融投资,而是兼具经济与战略意义的 “双向工具”。

从经济层面看,美债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25 年 9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12 万亿美元,美债占比约 27.9%,这种配置在过去多年为中国外汇储备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益,同时也通过美元资产与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对冲,缓解汇率波动压力。



但随着美债规模持续扩张与收益率波动加剧,中国对美债的持有策略已逐渐转向 “动态调整”——2024 年以来,中国累计减持美债 1200 亿美元,同时增加了黄金、原油等实物资产及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资产的配置,外汇储备多元化趋势明显。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足以对全球美债市场产生影响。历史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单月减持美债 150 亿美元时,曾导致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上升 0.2 个百分点,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短暂波动。



当前,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债的增持或减持,已成为调节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 “杠杆”,尤其是在贸易摩擦、技术竞争等议题上,中国持债规模的变动可能对美国经济稳定形成间接压力,这也是特朗普政府需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

多重制约下的应对难题

面对美债规模失控与中国持债的战略威慑,特朗普政府陷入 “两难” 防御困境。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需要维持美债市场稳定,避免因中国减持引发 “抛售恐慌”。

2025 年 8 月,美国财政部曾与中国央行进行非正式沟通,希望中国 “保持持债规模稳定”,同时通过美联储的 “量化宽松” 政策间接购买美债,2025 年美联储已累计购买 1.2 万亿美元美债,试图通过 “央行托底” 缓解市场压力。



但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美元贬值风险 ——2025 年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 6.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 4.1%,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经济政策持续推高美债规模。为应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2025 年美国 GDP 增速预计为 1.8%),特朗普政府在 2025 年初推出 “1.2 万亿美元基建法案” 与 “企业税减免计划”,这两项政策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增加财政赤字 2.3 万亿美元,进一步扩大美债规模。



同时,为维持在 “印太战略” 中的军事存在,特朗普政府计划 2026 财年将国防开支提升至 8600 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 12.5%,这一举措无疑会加剧债务压力。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若当前政策不变,到 2030 年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将突破 50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升至 150%,债务危机风险显著上升。



此外,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 “施压中国增持美债” 缓解压力,但成效有限。2025 年 9 月,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中美经贸磋商中提出 “中国增加美债持有规模” 的要求,作为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交换条件,但中国明确表示 “美债持有是市场行为,不与政治议题挂钩”,拒绝将持债问题工具化。

这种态度使得特朗普政府在美债防御上缺乏有效外部支持,只能依赖国内政策调节,而国内党派分歧进一步制约了政策效果 —— 民主党主导的参议院多次否决特朗普政府 “削减民生开支以降低赤字” 的提案,主张通过增加富人税收缓解债务压力,两党在财政政策上的对立导致美债问题陷入 “议而不决” 的僵局。



风险传导与应对

美债的 “无底洞” 现状与中国持债的战略调整,已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各国央行纷纷调整外汇储备结构,2025 年以来,全球央行累计减持美债 3800 亿美元。

其中日本、英国、沙特等主要持有国均有不同程度减持,同时增加黄金储备 ——2025 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 1200 吨,创历史新高,这种 “去美元化” 趋势进一步削弱了美债的市场吸引力。



国际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也在下降,2025 年美债拍卖的 “认购倍数”(投资者认购金额与发行金额的比值)从 2024 年的 2.5 倍降至 2.1 倍,部分长期美债拍卖甚至出现 “认购不足” 的情况,迫使美国财政部提高发行利率,形成 “利率上升 — 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 债务规模扩大” 的恶性循环。

IMF 在 2025 年 10 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若美国不能有效控制债务规模,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多重压力。



结语

对于中国而言,持债策略的调整始终基于 “风险可控” 原则。中国央行在 2025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

将 “根据市场变化与自身需求,灵活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并未将美债作为 “对抗工具”,但也未排除在极端情况下通过调整持债规模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可能。



这种 “灵活审慎” 的态度,使得中国在美债问题上始终掌握一定主动权,也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将中国持债动向纳入核心政策考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用轨道武器干扰中国卫星,中方知道美军没下限,留的后手就为这天

用轨道武器干扰中国卫星,中方知道美军没下限,留的后手就为这天

阿筀田间生活
2025-11-06 11:38:06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云景侃记
2025-11-07 21:32:19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特朗普:有人威胁我,说我继续做中国就赢了,赢就赢吧我不在乎

特朗普:有人威胁我,说我继续做中国就赢了,赢就赢吧我不在乎

前沿天地
2025-11-08 07:59:43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红豆讲堂
2025-11-05 16:50:03
恭喜!23岁落选港姐正式签约TVB,前艺人爸爸分享喜悦

恭喜!23岁落选港姐正式签约TVB,前艺人爸爸分享喜悦

日落于西
2025-11-07 17:02:50
曾经的亚洲第一美人,年轻时倾国倾城,现在却老了。美人也会老啊

曾经的亚洲第一美人,年轻时倾国倾城,现在却老了。美人也会老啊

乡野小珥
2025-11-07 14:58:46
一大波明星扎堆现身上海!唐嫣、李宇春、吴奇隆、郑钦文…都往这里冲!

一大波明星扎堆现身上海!唐嫣、李宇春、吴奇隆、郑钦文…都往这里冲!

新民晚报
2025-11-07 16:40:11
为什么电商税一收,意味着电商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为什么电商税一收,意味着电商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诗意世界
2025-11-07 09:19:28
11月起咸鱼翻身,家有哪些生肖财运大开,事业喜事接二连三到来

11月起咸鱼翻身,家有哪些生肖财运大开,事业喜事接二连三到来

人閒情事
2025-11-05 22:13:55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18:19:04
赫尔松大捷:俄军指挥所遭端,副司令及 12 名军官阵亡

赫尔松大捷:俄军指挥所遭端,副司令及 12 名军官阵亡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11-07 21:28:48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袭警、舔手指、集体嫖娼,背后的事捂不住了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袭警、舔手指、集体嫖娼,背后的事捂不住了

叨唠
2025-11-06 18:00:17
新任市委书记低调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嘲讽他:你儿子不配进重点班

新任市委书记低调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嘲讽他:你儿子不配进重点班

红豆讲堂
2025-10-05 16:30:07
离婚14年,谢霆锋张柏芝联手揭穿王菲“体面”

离婚14年,谢霆锋张柏芝联手揭穿王菲“体面”

梁猕爱玩车
2025-11-05 04:04:14
佩工:建议足球比赛使用后场违例规则,球过中线不能回传

佩工:建议足球比赛使用后场违例规则,球过中线不能回传

懂球帝
2025-11-07 10:50:55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140国确定出席,特朗普不来了!中美代表正面交锋,耿爽不再客气

140国确定出席,特朗普不来了!中美代表正面交锋,耿爽不再客气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7 12:17:47
从柏克到哈耶克——四位先知的预言,在今天正在被一一验证

从柏克到哈耶克——四位先知的预言,在今天正在被一一验证

尚曦读史
2025-10-19 09:13:09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2025-11-08 09:16:49
小樾说历史 incentive-icons
小樾说历史
一个98年的农村小伙,分享历史趣事
899文章数 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家居
时尚
手机

数码要闻

苹果美国官网闹乌龙,4件装AirTag与单个装同价仅29美元

教育要闻

吴非: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回归常识,做“不折腾”的校长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系列新进展:可变光圈+透明后盖,还有啥惊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