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底,安徽的车大爷遇到了吃饭的难题——食物怎么也咽不下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不下去饭,日子就难熬了。车大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活检病理结果显示:食管中分化鳞癌。
在医院的治疗建议下,手术、化疗等一系列治疗紧锣密鼓地展开。12月3日,车大爷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显示:食管中分化鳞癌,癌组织侵犯神经,脉管内见癌栓,并有淋巴结转移。随后开始“卡瑞丽珠+顺铂+白蛋白紫杉醇”方案化疗,仅仅两次治疗下来,65岁的车大爷就被折磨得变了样。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面色发黑,双腿软得走不了路,连正常排便都困难,体重更是直降30多斤。
![]()
2025年3月13日,熬完第二次化疗后,医生看着车大爷的状态,建议先休息一段时间,但后续还需要完成4-6次化疗。看着父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儿子心里特别难受,决心为父亲寻找新的希望。
儿子开始在网上查找资料,目光逐渐聚焦到了河南。河南作为全国食管癌高发地区,这里的医生在食管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偶然看到了新乡陈老师的故事——同样被食管癌困扰的陈老师,曾经被医生告知只剩下4个月生命,放化疗的痛苦让他备受煎熬。但在找到袁希福老中医服药后,身体竟一天天好转,从吃不下饭到能正常饮食,从虚弱不堪到重返讲台。2024年,陈老师在希福中医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活动上吹奏的一曲《感恩的心》,悠扬的笛声不仅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更坚定了车大爷儿子带父亲求医的决心。
![]()
2025年3月20日凌晨,天还没亮,车大爷的儿子发动汽车,载着虚弱得需要搀扶才能坐下的父亲,从安徽驶向郑州。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的手指搭上车大爷的脉搏:“脉弦...你心律不齐啊。”这准确的判断让儿子惊讶不已,连忙解释父亲有10多年的糖尿病、8年的肾病综合征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袁希福院长点点头,仔细察看舌苔、面色,询问所有不适症状,才提笔开方。
![]()
4月17日复诊时,郑州已是春暖花开。可车大爷却裹着厚厚的棉裤,一进门就说:“下半身冷得钻骨头缝,晚上不开空调都睡不着!”儿子解释说父亲又做了一次化疗,“反应一次比一次重,毫不夸张地说感觉骨头都是冷的!”不过,也有好消息:“前几天查CT,情况还算稳定。精神头比之前好多了!就是这肌酐还是高,119……”袁希福院长仔细检查了车大爷的双腿,调整了药方。临走前,他特意叮嘱了一个细节:“熬完第三遍的药渣别扔,用来熏蒸、泡腿,能通络驱寒。”这朴实的关怀,让儿子心头一暖。
5月28日清晨,车大爷父子第一个赶到诊室。门一开,车大爷还没坐下,就对着袁希福院长笑了起来,声音带着久违的轻松:“您不但治肿瘤厉害,治肾病也厉害啊!您比北京的中药厉害多了,之前还没有这么好过呢...”原来,5月25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显示:车大爷的肌酐指标恢复至94,较之前(2025年4月15日检查指标119)明显改善。
![]()
“刚结束第4次化疗,还是吃得有点少,能吃米饭、面条、馒头之类的...但是吃不多,一吃多就反酸!”儿子说着,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欣慰。
虽然胃口还没有完全恢复,但肌酐的下降、精神的好转、腿上那股透骨的寒气消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对于正在与疾病抗争的车大爷来说,每一个向好的变化,都意味着新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