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乌海
都说今年银行日子更加难过,行长们愁得夜不能寐。但是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他们只会用行动来证明,优秀是一种习惯。
作为金融行业研究者,每一家银行财报的发布都会让小强很兴奋,透过这些数据总是能找到每一家银行的方法论和性格。
比如10月29日晚上发布2025年三季报的常熟银行(601128),就让我们看到,他们是如何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够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
![]()
作为上市公司,首先要拿业绩说话,常熟银行的三季报表现没有任何意外,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2亿元,同比增长8.15%;归属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增长12.82%。
这两项增速在上市银行中都可以排进前五,属于成长性好的银行第一梯队。
常熟银行今年还有个重大突破,就是二季度资产规模首次站上4000亿大关,到三季度已达到4022.29亿,较上年末增长9.72%,成为非省级上市农商行中,唯一突破4000亿的,已经算是农商行中的大行了。
为什么常熟银行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呢?银行经营,无非就是赚利差,由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决定。
常熟银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保持正增长(2.39%),这个增速已经很好了,很多银行利息收入都已经出现下滑了,也是常熟银行的增收主力,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例高达78.08%,说明他们一直在积极地做信贷投放。
另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今年有点超预期了,前三季度达到3.02亿,同比增长365%。
在今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上,按照一级资本排名,常熟农商银行以40.83亿美元位居全球银行第368位,较上年度提升17位,稳居全球银行400强!
对于过去24年的发展历程,常熟银行董事长薛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吐露他们的经营哲学:“小就是大,慢即是快”。
这两个反义词,很多金融人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却是最难把握的。否则那么多农商行,为什么只跑出来一个常熟银行?
对于持续零售转型的常熟银行来说,做小做散是聚沙成塔的发展观,也是分散风险的风控观。
用薛文的话就是“小业务里有大市场,慢功夫里藏快成长。”
![]()
![]()
重点说下息差的情况。常熟银行2025前三季度净息差为2.57%,这个是很厉害,也是常熟银行盈利状况仍然很好的核心原因。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常熟银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息差还能保持2个点以上的上市银行。常熟银行三季报中也透露了保持较高息差的秘诀。
首先是压降存款成本,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存款余额为3122亿,同比增长9.69%,其中活期存款占比19.08%,较年初提升0.97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中两年期及以下占比50.33%,较年初提升3.38个百分点。缩短存款久期,尽可能的活期化,才能降低负债成本,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其次是继续拓展零售资产,提高贷款收益率。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贷款余额为2568亿,同比增长7.13%,其中个人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稳步增长,单季度增量呈持续上升态势。通过积极增户扩面,挖掘优质资产,净息差及净利差下行趋势逐季放缓,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从历史数据,常熟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下滑曲线都呈现走平趋势,如果能够稳定下来,那么对于常熟银行这种以零售业务见长的银行来说,成长性会更加突出。
在资产规模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可持续稳定发展将成为常熟银行的长期目标。
在10月29日的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常熟银行还通过了一个议案是《绿色金融发展战略(2026-2030年)》,这标志着常熟银行继续将绿色金融纳入长期发展规划。
根据公告,该战略将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信息披露等领域制定具体实施路径,预计未来五年内逐步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助力区域绿色经济转型。
事实上,早在2024年,常熟银行就建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专设绿色金融部,指定了三年计划。
我们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区域性银行布局绿色金融有助于拓展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响应监管层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要求。
![]()
![]()
优秀的银行往往是全方位的,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譬如要做大规模,就可能冒着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
零售转型是前些年银行业的热门话题,但是做得好的不多,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学不来,这个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首先是零售业务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业务,需要特别独特的风控机制反复推演测试,因为零售业务多数都是信用贷,但是常熟银行的风控机制可谓独步天下,把小微和个人业务渗透到无孔不入。
截至2025年9月末,常熟农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达到1379亿,约占贷款总额约53.7%,其中个人经营贷余额为953.42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约69%。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个人零售业务占比超过50%的商业银行。
![]()
这么多个人小微业务,不会影响资产质量吗?
然而并没有,常熟银行累计服务过150多万户小微企业,但是整体不良率只有0.76%,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而且从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中报来看,常熟银行均为不良率最低的上市农商行,在42家上市银行中也位列第二。
在风险补偿能力上,常熟银行超高的拨备覆盖率让人艳羡,2023年最高时达到547%,截至2025年9月末仍高达463%。
从中报的489.53%来看,其拨备覆盖率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刚刚披露三季报462.95%的拨备覆盖率,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这种超高拨备率,相当于每1元不良贷款有4.62元风险准备金护航。
再加上常熟银行在对冲坏账风险方面,还通过动态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多元处置渠道与温情催收模式、全流程数字风控体系三大核心策略,构建了兼具风险抵御能力与业务韧性的风控框架。
![]()
当然这并不是说常熟银行没有不良,而是他们一方面风控先进,能够降低不良发生可能性,其次是采取积极清收或处置核销不良,减少不良基数。
其中前者是最重要的,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常熟银行自己写的零售转型经验的书《飞燕筑梦》,需要的读者可以跟小强联系。
据了解,2008年,正在战略转型关键期的常熟农商行,大胆引进了德国IPC微贷技术,解决客户经理“不会贷不敢贷”的问题。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报表会骗人,但生活痕迹很难造假。”据董事长薛文介绍,“软信息不对称偏差分析”是关键一环。客户经理必须走进客户的生活圈,了解口碑,观察家庭环境和邻里关系,甚至评估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综合判断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由此常熟银行形成了“人机结合、天地联动”的风控网,并衍生出“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这套方法论并不是武林秘籍,而是他们公开对外传授和宣传的,所有银行都可以学习。
但是这种极致风控并非是要拒绝客户,银行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如果看到风险都不做,常熟银行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体量规模。
薛文认为:“我们的风控理念不是简单地拒绝风险,而是通过深入了解客户,把真正有潜力、讲诚信的优质客户筛选出来,给予他们发展的资金支持。”
比如说催收这个环节,常熟银行绝对不是上门去拍门讨债,成立“温情催收团队”。他们的目标不是追债,而是帮助陷入困境的客户恢复“造血”能力。
针对潜在风险客户,他们会生成“纾困建议书”,调整还款计划、对接供应链资源。这套方法运行一年,累计帮助2000多户客户化解风险,收回资金超4600万元,其中超70%的客户在恢复经营后主动还贷、续贷。
这种秉持与客户共生关系的思维模式,相较于众多银行而言,其先进程度远远超出,优势极为显著。
通过常熟银行的季报,我们看到的是数字背后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度,如何保持持续优秀的能力,将贯穿常熟银行更长久的未来。
我们相信,常熟银行在攀上4000亿规模的新高峰后,会带着对市场更深的敬畏,谨慎且稳健地调整方法论,使其贴合不同发展阶段。
在十五五伟大征程开启之年,常熟银行也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扎稳打、行稳致远,成为值得客户信赖,值得投资者入股的优秀企业。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