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每天喝够8杯水”的说法流传数十年,成为许多人恪守的健康准则。但近年多项科学研究显示,这一固定标准并非普适真理,个体化补水才是更科学的选择。
![]()
追溯根源,“8杯水理论”源于1945年美国的营养建议,当时提出成年人每日需2000毫升水分,却被误读为“必须喝8杯纯水”。事实上,该建议包含了食物中的水分——水果、蔬菜、汤粥等日常食物含水量可达40%至90%,人体通过膳食已能获取大量水分。
![]()
最新研究明确否定了“一刀切”的补水模式。2022年《科学》期刊的研究提出更精准的计算方式:每日饮水量约为体重(公斤)乘以30毫升。以60公斤成年人为例,每日需1.8升水分,扣除食物中的水分后,实际需饮用的纯水仅1升左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25年跟踪调查也发现,饮水量与健康相关,但关键在于维持体液平衡,而非强制达标。
![]()
个体差异是打破固定标准的核心原因。户外劳动者或运动员因大量出汗,饮水量需比办公室白领多50%以上;饮食重盐者需增加饮水以代谢盐分,而痰湿体质人群过量饮水会加重身体负担 。
![]()
科学补水需遵循三大原则。一是“以渴为信号”,健康人无需刻意定时饮水,口渴时补水更符合生理需求;二是“少量多次”,每小时饮水量不宜超过1升,避免肾脏和心脏负荷过重;三是“多元补水”,牛奶、橙汁等饮品的补水效果优于纯水,果蔬中的水分还能同步补充营养素。
![]()
喝水本是本能,无需被数字绑架。根据自身年龄、体重、活动量和健康状况动态调整,让补水贴合身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健康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