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先生(化名)因心律失常难诊断病因、多系统受累症状繁杂等多重复杂疾病的难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多学科专家,精准抓住治疗关键,让患者康复在望。
王先生身患抗合成酶综合征、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多年,长期在其他医院随访治疗。近半年来,他胸闷气促症状急剧加重,轻微体力活动便会引发胸闷、心悸,甚至胸痛。尽管多次调整免疫抑制剂、抗肺纤维化及降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病情却毫无改善迹象。
抗合成酶综合征作为炎性肌病的一个亚类,除了引发肌肉炎症外,还极易累及肺和皮肤,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和皮疹。
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王先生慕名来到公卫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就诊期间,金伟中副主任医师详细查阅王先生病历资料后发现,其肺动脉高压高度可疑,但未进行右心漂浮导管检查,诊断及病因分类模糊不清。
同时,胸部CT、心脏超声影像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显示的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与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严重不符。鉴于患者基础疾病多且复杂,金伟中当即决定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检查犹如一场“疾病拼图”的艰难工作。查体显示,王先生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伴有“技工手”特征,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溃疡,双下肢轻度水肿。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RV/TLC增高,弥散功能极重度减退;心电图显示房性早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冠脉增强CT显示冠脉未见明显狭窄;心脏磁共振检查提示心肌炎症伴纤维化;血液检查显示抗核抗体1:160(颗粒型),SSA/Ro52(+),肌炎抗体谱示:PL - 12+++,Ro - 52+++。
进一步检查犹如“抽丝剥茧”,发现王先生除上述疾病外,还罹患纵隔气肿、肺动脉栓塞、Ⅰ型呼吸衰竭和左心功能不全。动态心电图更是显示,患者存在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等复杂心律失常情况。
此次救治可谓困难重重。心律失常病因诊断犹如在迷雾中寻找真相,多系统受累导致症状繁杂,让治疗方向难以确定。
医疗团队经过深入病例讨论,精准抓住“牛鼻子”——确定患者基础病因在于炎性肌病,当前主要危险病变是炎性肌病相关的心律失常、心肌炎。同时,认识到纵隔气肿可能压迫心脏、大血管,引发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由于相关文献报道该病较少累及心脏,一旦受累死亡率极高,且治疗方案尚无共识,医疗团队参考少数个案经验,为王先生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首先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随后缓慢、逐渐减量;停用可能损害心脏的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进行抗心律失常、增强心肌收缩力、高流量吸氧、抗凝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医疗团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精心治疗,王先生症状逐渐缓解,活动耐力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复查CT显示,纵隔气肿消失,肺间质病变较前减轻,心脏早搏也未见复发。目前,王先生病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