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
座主闲闲公命作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金 元好问《野菊》
简译:
陶渊明归隐柴桑已经过去了千年,斑驳的野菊依旧圆满绽放。
世人皆爱它辉映秋色的明艳,怎忍叫它偃卧在冷烟衰草之中?
荒田残垄,她开在初霜之后,唯有那瘦蝶寒蝉伴期度过黄昏。
只怕春日百花嘲笑它的姗姗迟放,我题诗吟咏它清幽的娇妍。
![]()
赏析:
贞祐二年(1214年),元好问又一次落第,这已经是他第四次科考失败了,彼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值得高兴的是,通过这次考试,他得以与朝中权要结交,吏部尚书赵秉文更是对他的诗文青睐有加。
元好问七岁就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十一岁得到翰林侍讲路择赏识,因“爱其俊爽,教之为文”。
待十四岁时,又师从陵川人郝晋卿,直到十九岁完成学业时,他已饱读诗书,博通经史,淹贯百家。
可是,少年早成的他,从十六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多年来却是屡试屡败,每每铩羽而归心情低落。
好在,二十四岁这年虽然落第,但有幸结识了赵秉文,不仅诗文名震京师,还得了“元才子”的美誉。
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金朝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大臣,诗文书画皆工,在彼时颇有文名。
元好问与赵秉文的缘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而赵秉文成为其恩师,则是在七年后的兴定五年。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时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终于进士第,这年的主考官就是就是赵秉文。
本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熟料又卷入科场纠纷,被诬陷为“元氏党人”,气愤不已的他,拒不选任。
三年后,元好问得到赵秉文的贡举,并以优异的成绩登第,巧合的是,这一次的监试官还是赵秉文。
于元好问而言,赵秉文即是他的伯乐,也是恩师,而“座主”是旧时考中进士的人对主考官的尊称。
这首《野菊》即作于他等宏词科这年深秋,彼时,赵秉文邀请元好问、雷渊等人雅会赋诗吟咏野菊。
![]()
元好问此诗构思精妙,笔触清新优美,赞颂野菊的美德,层层递进,抒发了自己超脱于浊世的情怀。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柴桑人之陶渊明,柴桑是古县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故乡,也是其辞官归隐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情操高洁,不为五斗米折腰,就如晚秋的野菊那般超然物外。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千年时光流转,陶公已逝,野菊依旧自在生长,花瓣饱满圆润。
这野菊,是如此地坚韧与顽强,独自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与芬芳,并不会因为时光的变迁而改变。
“也自圆”三个字尤见功力,即描绘野菊花瓣的自然形态,也暗喻了陶氏隐逸淡泊精神的千年传承。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
野菊花最能随遇而安,不论是溪涧还是山野,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鲜艳的色彩明亮了萧瑟的秋意。
野菊花不惧露冷霜寒,在百花凋零的时节独自芬芳,飒飒西风中,成为人们眼中一抹最温暖的亮色。
如此美好,怎忍心见其花瓣零落偃卧在稀疏的野烟呢?这是对野菊的怜惜,也是对自我际遇的慨叹。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野菊不畏严寒,傲然霜雪,如此美好的品格,怎不会令人怜惜?
![]()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深秋的时候,收割完毕,一场新霜过后,荒畦断垄,田野里看上去更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倍感凄凉。
而不屈不挠的野菊花却不惧环境的恶劣,它们在这个萧瑟的时节傲然绽放,默默地坚守自己的美丽。
虽说蕊寒香冷蝶难来。但在傍晚时分,还是有几只瘦蝶翩然而至,在凄切的寒蝉声中,更显其坚韧。
这坚守,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困境的抗争,如诗人艰难曲折的仕进之路,举步维艰,从未放弃。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尾联点明作此诗的主旨,即为菊花发声,也是表达自己虽处乱世,但却依然要保全名节的人格操守。
野菊自由自在地长在荒野僻壤,既不与百花争艳,盛开在温暖的春天,也未生长在园林,被人养护。
可纵然它有幽深傲岸、孤芳自赏的品格,正符合归隐者的志趣,但也怕春天的百花嘲笑其不合时宜。
所以,诗人提笔吟咏它的幽深之美,虽然迟暮,观者寥寥,但依然独自芬芳,努力绽放生命的色彩。
不要人夸颜色好。陶渊明追求如菊般平淡自然,诗人亦有其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逆境中自我坚守。
纵观元好问的一生,他一直都如野菊那般,坚贞不渝,努力地做自己,不随波浊流,亦不入仕元廷。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元好问淡泊从容,坚守节操,独善其身,是海棠,也是野菊……
参考资料:
《中州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