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庆网)
转自:大庆网
2025年10月25日零时,GY2-*-63平台井场灯火通明。当最后一段射孔枪顺利起出井口,对讲机里传来施工总指挥沉稳有力的汇报:“施工结束。”这一刻,射孔大队射孔七队历时28小时连续作业,圆满完成12段桥射联作施工任务,以一次成功率100%、单段平均时效1.78小时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大庆油田纪录,创造了松辽盆地桥射联作施工新标杆。
迎难而上,科学部署破困局
本次施工面临严峻挑战:平台采用单套设备施工模式,仅配备一套带压设备、一套仪器绞车和一台吊车,却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2段连续压裂施工。这种高强度作业模式在大庆油田尚属首次。
“单套设备单日完成12段施工,我们之前从未尝试过。”射孔大队副大队长郭磊坦言。在接到施工任务后,大队组织专题论证,通过现场调研、工序推演和风险评估,最终确定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工序衔接、合理调配人员,完全有能力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精锐尽出,精心准备保运行
射孔七队立即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由队长张勇统筹指挥,桥射专家、三级工程师付晨光现场坐镇。团队创新提出“单套设备高效运转+科学轮班+全程质控”的作业模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施工前准备周密细致:与项目部、压裂队进行多轮技术交底,将12段施工计划精确到每分钟;配备两班施工人员,储备充足后勤物资;工程师付晨光将可能出现的7类突发情况编制成“一页纸预案”,张贴在值班室醒目位置;技术员王彪严格把控质量关键点,关多健夫负责工序衔接优化。
昼夜奋战,精益求精创佳绩
10月24日晚8时,松嫩平原秋寒渐浓,GY2-*-63平台却热火朝天。在探照灯的强光照射下,压裂车与射孔绞车协同作业,8.0mm电缆在夜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施工现场,两班人员轮番上阵,交接过程井然有序;技术人员紧盯施工数据,在各作业点间穿梭巡查,确保每个环节万无一失。
10月25日24时,当最后一段射孔作业顺利完成,现场工作人员虽然疲惫,却难掩激动之情。28个小时的连续作战中,射孔七队克服了夜间施工、气温骤降等困难,始终保持高质量水准。每一段射孔作业都严格按照预定方案执行,每一次工序转换都做到无缝衔接。射孔七队队长张勇表示:“这次施工实践证明了单套设备在科学组织和精细管理下,完全能够胜任高强度连续作业任务,为今后类似情况提供了宝贵经验。”
28小时,12段,零失误!此次桥射联作施工的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试油试采分公司射孔大队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验证了其作为一支技术精湛、装备先进、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的实力,为分公司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通讯员:刘颖,黄红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