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日本生活的小伙伴们大概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日本的大米是真的越来越贵了。
无论是去超市买一袋米,还是在餐馆点一碗米饭,结账时总要犹豫几秒:怎么又涨价了?
![]()
日本超市的大米
而如今,这个关乎大家一日三餐的问题,又要迎来新的变化了。
随着新一届内阁上台,日本政府各部门人事全面洗牌,农林水产大臣(相当于农业部部长)一职也换了新面孔。
![]()
铃木宪和(左)接替小泉进次郎(右)成为新的农林水产大臣
新大臣是被称为“农政专家”的铃木宪和。
这个新大臣为什么被称为“农政专家”?看看他的履历,您就知道了。
![]()
铃木宪和
铃木宪和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之后进入日本农林水产省(相当于农业部)任职,一干就是7年。
2012年离开官僚系统后,他转战政界,成功当选山形县的议员。
要知道,山形可是日本著名的大米产地。所以即使成为议员,他也始终没有完全离开农业领域。
![]()
担任山形县议员时期的铃木宪和
后来,他还曾担任过农林水产副大臣(相当于农业部副部长),堪称“懂农业、懂政策”的典型政治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业余爱好竟然也是种大米。
![]()
铃木宪和履历
从履历看,这位铃木大臣的“农政专家”称号确实名副其实。
事实上,在前任小泉进次郎担任农林水产大臣期间,铃木宪和就对他的农业政策颇有微词。
当时小泉主张“增产大米、释放储备米”,希望通过增加供应来平抑市场价格。
然而铃木却认为这种思路完全错误。
在他看来,大米生产应该“以需定产”,不是越多越好。一味增产只会让农民陷入无序竞争,甚至拖垮市场。
![]()
铃木宪和和小泉进次郎的政策思路对比
于是,新官上任的铃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推翻前任政策。
他主张减少大米产量,防止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滑。
同时,他还宣布要停止向市场投放储备米。
短短两个月,日本政府的粮食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增产稳价”变成“减产保价”。
![]()
铃木宪和把仅仅施行两个月左右的政策废除
估计不少农民都蒙圈了,“前脚刚响应号召多种点儿大米,现在又要减产?难不成要把田里的秧苗拔了?”
不光农民伯伯蒙圈了,其他人也蒙圈了。在米价本就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铃木却要一边减产、一边停止投放储备米。这操作,怎么看也不像要控制米价,反倒是像要推高米价。
于是,当记者问起铃木打算如何控制米价时,他给出了他的答案,发“米券”!
![]()
铃木宪和宣布发“米券”
所谓“米券”,其实就是政府发放的购米代金券。买米时出示米券,就能抵扣现金使用,政府按家庭人口数发放,听起来有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粮票的感觉。
现在,这个“米券”政策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比如东京的台东区就已经推出了“米券”政策。普通家庭每户可得4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06元),育儿家庭或三人以上家庭则能领到8800日元(约合人民币412元)。
![]()
东京台东区“米券”的发行办法
铃木大臣对台东区的这一举措大加赞赏,并表示将推动日本全国推广。
日媒为了宣传这个“米券”政策也是不遗余力,还特地采访了一家位于台东区的米店,米店的高坂店长表示喜迎“米券”发行。
![]()
高坂店长接受采访
高坂店长也说了他的逻辑。他说,你看之前小泉放出来的储备米虽然便宜,但那都是古古米、古古古米,不好吃啊。如今这“米券”一来,大家能以优惠的价格买一些新米,不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吗?
但日本民众们似乎对米券并不买账,纷纷留言吐槽:
![]()
发放“米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价问题。民众真正想知道的是,明明没有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而且今年又是丰收之年,为什么米价依然居高不下?按理说,丰收就应该导致价格下跌,但如今价格却依然高企不下,这才是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发放“米券”,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
![]()
我觉得在高市内阁中,短板就是这位农林水产大臣。虽然他似乎对农业政策非常熟悉,但看起来,他打算把政策方向从好不容易转向的“扩大生产”,又重新转回“重视供需平衡”。而这样的思路,最终只会导致国家去人为地保护稻米价格。如果说“稻米价格应由市场决定”,那政府却又带头去调整供需平衡、维持米价,这本身就很矛盾……
![]()
我坚决反对发放“米券”。理由是,这种做法并没有抑制从产地到店铺这部分的价格上涨,反而理所当然地容忍了这部分的暴涨,然后用“米券”——也就是纳税人的钱——去补贴这部分涨价。这等于是在认可那些人为抬高米价的流通环节和利润……这说明,政府是不想让居高不下的米价降下来。
其实日本网友的批评不无道理。毕竟,价格的核心是供需关系。
减产+停储,等于是人为压缩供应,再发券刺激消费,这一来一回,怎么看都不像是稳定米价,而更像是推高米价。
不得不说,这位“农政专家”铃木的脑回路,还真是与众不同。
![]()
铃木宪和
不过,最近关于日本米价的话题,也并非全是坏消息。
这不,眼看日本国产大米价格居高不下,中国产大米开始陆续进入日本市场了。
部分超市已上架中国产大米,5KG税前2980日元(约合人民币140元)。和国内价格相比当然贵,但在日本当前动辄一袋5KG的大米要4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87元)以上背景下,这个价格已经相当良心了。
![]()
日本超市里出售的中国大米
可是,在很多日本愤青眼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对于他们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吃大米必须吃日本产的,怎么能吃外国米,在评论区嚷嚷,“谁会买这种米?”、“全世界最危险的大米!”、“不知道喷了多少农药,中国人自己都不吃吧?”
日本愤青的恶毒评论
![]()
不过,也有不少头脑清醒的日本网友表示,“说中国大米危险的人是在侮辱海关职员吧?(因为海关人员会进行质检)能买到便宜的米,对很多人来说是帮了大忙。”、“中国现在也在推广低农药种植,品质其实不错。”
不管日本网友如何争吵,日本大米居高不下的情况恐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铃木宪和的“米券实验”,或许能成为日本农业新政策的一次试探,但要想真正稳住米价,光靠一张券,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从根本上重塑日本农业的经济结构。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作者:小杏
—— 旅日侨网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