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的拉锯战,英国撑得也是够久。
一场本该互利共赢的外交馆舍建设,却在政治泥潭中挣扎了七年,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
“我们再次敦促英方立即履行义务,兑现承诺,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英方承担。”10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这番表态,直指被英国拖延整整七年的中国驻英使馆新馆舍项目。
这场始于2018年的外交馆舍计划,原本应成为中英关系发展的新象征,却在时间的流逝中变成了两国关系的一个痛点。
就在最近,英国政府决定将审批决定再度推迟至12月10日,而英国首相斯塔默却是又强硬了:英国“不会屈服于任何人的压力”。
![]()
冠冕堂皇的回答,实际其中却是掺杂英国首相的的多次变卦。
这场拖延七年的外交馆舍审批问题,根源可追溯至2018年。当时,中国政府获得英国政府明确同意,在伦敦买下毗邻伦敦塔的皇家铸币法院旧址,计划用于建设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交馆舍。
这块土地占地超过一万平方米,地段优越且战略位置敏感。中方随后提交的设计方案不仅符合英国《城乡规划法1990》要求,还获得了当地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
![]()
从表面看,一切进展顺利。然而,2022年,项目遭遇第一次重大挫折。塔哈姆雷特区议会以“安全隐忧”和“邻居反对”等理由否决了中方提交的规划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议会提出的反对理由并未涉及设计合规问题,更像是政治判断而非基于规划标准的决策。
2023年初,英国住房与城乡事务部宣布接管该项目的审批权,将项目从地方议会“召回中央”。中方随后多次补充材料并调整方案,满足英方各项要求。
![]()
然而,审批流程随后陷入停滞状态。英方以“安全评估未完成”为由,既不批准也不拒绝,使项目陷入“悬而未决”的境地。
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初期,曾展现出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2024年11月,中英领导人在巴西G20峰会期间会晤,共同推动中英关系回暖。
工党政府一改保守党政府时期对华强硬态度,推出了所谓的“进步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只因斯塔默政府面临国内经济困境,苏纳克政府留下了220亿英镑的财政“黑洞”。
![]()
英国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英国GDP增长率为零,第四季度仅为0.1%。在这种经济压力下,英国显然需要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然而,2023年一起“涉华间谍案”的撤诉改变了政治氛围。两名被控“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英国男子因证据不足于2025年9月被撤诉。
而保守党借此猛烈抨击工党政府“对华软弱”,也是由此令斯塔默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
![]()
加上使馆审批争议尚未解决,中英关系又因新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一拖再拖,但面对英方的不断拖延,中方已经表明了清晰且坚定的立场。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中英两国都有在对方首都修建新馆舍的需求,双方应该相互支持。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指出,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不断以各种理由拖延审批并乱加挂钩,导致项目审批问题不断复杂化、政治化。
![]()
但实际这一做法与英方承诺和改善中英关系的表态完全不相符合。
在回应英方将使馆问题与其他议题挂钩的做法时,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明确表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英方不应挑事生非”。
同时,发言人也呼吁英方“树立正确认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
不过中英之间的这场外交风波持续这么久,实际这背后还隐藏着美国因素的影响。据英国媒体披露,2025年6月,白宫安全顾问曾向英国唐宁街传达担忧,要求对中方项目“从严审批”。
消息人士甚至透露,美方暗示“批准新使馆将影响美英贸易信任基础”。这一压力对英国政府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特别是考虑到英国经济疲软和对北美市场的高度依赖。
斯塔默政府试图在中美之间扮演“关键第三方”的角色。但事实上,英国在中美之间并不等距,维系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仍是英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
除了美国因素之外,英方还试图将无关议题与使馆项目挂钩。斯塔默政府要求中方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将这一要求与使馆审批相联系。
显然斯塔默试图将简单的审批程序复杂化为政治博弈。
而这场使馆风波到底未来如何发展,如今已成为观察中英关系走向的晴雨表。而英国政府将最终决定日期推迟到2025年12月10日,为谈判留出一定空间。
![]()
不过从长远看,英方的政治操弄可能反噬自身利益。英国经济目前增长乏力,需要中国投资与市场提振活力。中国拥有超过8.5亿的高收入消费者群体,预计到2050年名义GDP将达到63万亿美元。
而远离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使英国错失重要发展机遇。
更具深意的是,英国的失信表现将损害其国际信誉。其他国家与英国合作时,可能不得不考虑“政治风险”,担忧已达成的协议是否会因国内政治变动而被无故拖延。
![]()
从中方角度看,虽态度坚决但仍留有余地。中方明确指出,英方应“从双边关系大局出发,不要人为制造障碍”。 这种表述在强硬警告的同时,也为双方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留下了空间。
12月10日,英国政府将再次面对审批中国新使馆项目的决定期限。至于会如何做,又是怎样的结果,也将再一次考验中英之间的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