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华银战略观察家)
10月23日,华夏银行公布三季度业绩,成为焦点。不仅是首家公布三季报的上市银行,主要是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一举扭转盈利下滑势头。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
第三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收193.59亿元,同比下降15.02%,营收持续不振,下滑幅度甚至扩大。但是,虽然受营收大幅度下降拖累,实现了归母净利润达到65.12亿元,同比高增7.62%。
分析财报发现,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存款总额增长8.72%,存款增速显著快于贷款增速的2.93%。这带来两个关键影响。一是信贷资产增长缓慢,导致营收不振。二是负债端结构优化、利率持续走低,推动三季度净息差环比回升1个基点至1.55%。
营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受债市波动影响。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去年同期的盈利33.26亿元,转为亏损45.05亿元,拖累营收近80亿元。
华夏银行第三季度利润反弹的主要原因包括拨备释放、负债优化、成本压降。
华夏银行在三季报中分析称,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的降幅反而收窄,主要原因是在营业支出端进行了大幅压缩。
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营业支出为405.55亿元,同比减少12.03%。其中,信用减值损失为181.97亿元,同比减少16.19%;业务及管理费为194.33亿元,同比减少9.42%。
根据往年年报,华夏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中,占比最高的是员工薪酬。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该行的员工薪酬都是同比增长,所以持续下降的是“业务费用”。
业务费用主要包括营销费用、差旅费、会议费用、系统与技术支持费用等。华夏银行降本增效主要是拿这一部分“开刀”。
华夏银行副行长介绍了该行为降本增效重点实施的“南泥湾”行动,其核心是“保障发展、厉行节约、合理开支、降本增效”。“南泥湾”行动带来了显著成效,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9.42%,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超15%,为利润形成了有力支撑。
华夏银行“南泥湾”行动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 增设首席运营官(COO)岗位,以强化运营效率与流程统筹。
- 严格预算制度,“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严控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与控制。
- 压缩“非必要支出”,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对人力、差旅、会议、外部顾问等费用进行再审查。
- 加强对预算执行、支出合规性的监督。
- 推动精细化管理转型,优化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降本增效”举措落地。
-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高收益资产比重;控制负债成本,扩大活期存款、压低高成本资金比重;鼓励交易类资产加快进出,提升流转效率与价差收益。
- 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或转让,以降低减值成本。
- 深化综合定价管理,推行差异化定价以提升资产收益率。
- 加强费用、业绩、成本等指标的监控与考核,构建“奖优罚劣”机制,推动责任落地。
“南泥湾”行动在分支机构得到了充分落地。从华夏银行大连分行公开发布的信息中可以窥见一斑。
大连分行为积极响应总行“南泥湾行动”号召,在分行领导高度重视下,组织召开专项会议部署工作,从外包业务、宣传品印制、撤销低效ATM设备、压缩设备维保费等各方面,采取各项措施缩减开支。
在外包费用管理方面,大连分行开展了一场 “刀刃向内” 的自我革新。对现有外包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估,从服务质量、成本效益进行量化考核,淘汰高成本、低效能的合作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外包费用,更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与响应速度,外包费用同比下降45.45%,实现了成本与效益的 “双赢”。
大连分行还依托大数据分析与客户行为研究,及时撤并低效ATM设备。与此同时,加速推进智能柜员机等新型设备的升级迭代,提升单台设备服务能力。在精简 ATM 机数量的同时,客户业务办理效率反而得到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真正实现了 “减员增效” 的目标。
此外,大连分行还想方设法缩减印刷品、取消部分支行寄库、压缩维保费等等。据统计,仅运营费用一项,该分行同比下降了64.8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