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韩国庆州市,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双边会谈。
而在特朗普踏上韩国土地之前,一场关于美国农产品出路的较量已经悄然展开。
自今年5月底开始,中国买家停止采购美国大豆,这是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中方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的情况。
![]()
美国大豆滞销的困境,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的盟友。
就在特朗普启程访问亚洲前几天,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正在为这次会晤准备一份"见面礼",包括从美国采购福特F-150皮卡车、大豆和液化天然气等产品。
这份采购清单的背后,是美国农民正在经历的一场"寒冬"。
![]()
去年的今天,中国买家已经订购了美国大豆近40%的海外销售量,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
美国新一季大豆出口已开启,但目前尚未有对华销售或出货的记录,这与去年同期已预订650万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眼看着10月收获季到来,美国豆农田里的大豆已经齐腿高,却不知道该卖给谁。
除了中国,美国大豆的主要买方包括墨西哥、欧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
但问题在于,这些市场加起来的体量,远远不够填补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缺。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曾前往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开拓新市场,但他也坦言,"中国市场规模太大,想要一夜之间找到替代者绝非易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成了美国农产品的"接盘者"。
2025年7月,美日达成农业协议,东京承诺购买总额达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化肥、生物乙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
![]()
但即便如此,美国大豆已占日本消费量的70%,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可能削减对巴西大豆的购买,为增加美国大豆进口腾出空间。
特朗普10月29日至30日对韩国进行访问期间,白宫宣布韩国企业将参与美国造船业现代化改造,现代重工集团和美国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将共同设立一项规模达5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这场亚洲之行,特朗普收获的不仅是盟友的表态支持,更是实打实的经济订单。
![]()
中国方面也有新动作,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包括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这一系列举措,从原料、设备、技术到应用,全面加强了稀土出口管控。
回到大豆问题上,2025年9月,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呼吁特朗普政府"优先确保与中国立即达成大豆协议"。
![]()
但眼下的现实是,巴西2025年7月出台政策建立专属大豆供应链,阿根廷9月22日宣布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出口税归零,阿根廷大豆出口订单9月飙升至7年高位,其近期需求的一半以上来自南美。
10月28日高市早苗与特朗普出席了两份文件的签署仪式,旨在确保稀土等供应,并切实履行关税协议中承诺的巨额投资。
会晤期间,高市早苗还赠送给特朗普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高尔夫球杆,试图拉近两人关系,不过,日本能为美国大豆"接盘"的空间终究有限。
![]()
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市场的缺席让美国农民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而日本等盟友的采购虽能缓解燃眉之急,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贸易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单边主义和贸易壁垒只会让各方都付出代价。
未来如何走,取决于各国能否回到理性对话的轨道上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