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姑姐常来蹭饭我无所谓,除夕她带人空手到,我反锁门追剧

0
分享至

那天,我反锁了家门,把一整桌的年夜饭,和门外的大姑姐李莉,一起关在了除夕的寒风里。

整整五年,从我嫁给李伟那天起,我家那张不大的餐桌,就成了李莉的第二个食堂。我从没计较过一双碗筷,甚至觉得这是亲情的温度。我以为我的忍让和付出,能换来最起码的尊重和体谅,直到那个万家灯火的夜晚,我才明白,没有边界的善意,最终只会喂饱别人的理所当然。

我守着一屋子的菜香,听着电视里热闹的倒计时,心里一片冰冷的平静。

其实,故事的开始,和所有寻常家庭一样,是从一锅热气腾騰的排骨汤开始的。

第1章 不成文的规矩

我叫陈静,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嫁给李伟的时候,图的就是他这个人老实、稳重,能踏踏实实过日子。李伟有个姐姐,叫李莉,比他大三岁,在我们这栋楼后面的老小区住,走路也就十分钟的距离。

我们刚结婚那会儿,李莉还没结婚,在一家私企做行政,工作清闲。她第一次来我们家吃饭,是婚后第一个周末。那天我特意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筒子骨,用我妈陪嫁的那口紫砂锅,小火慢炖了三个小时,汤色奶白,撒上葱花,香气能飘到楼道里。

李莉一进门就夸:“弟妹,你这手艺可以啊,比我妈强多了!”

李伟在一旁得意地笑:“那是,我媳妇可是我们家大厨。”

那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李莉胃口很好,连喝了三碗汤,临走时还打包了一份,说是第二天带去公司当午饭。我心里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也为李伟撑了面子。

从那以后,李莉来我们家吃饭,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起初是一周一次,固定在周六。后来慢慢地,频率高了起来。有时候是周中,她下班了不想做饭,一个电话打过来:“陈静,晚上做什么好吃的?我过来蹭饭啊。”语气熟稔得像是对自己家厨房的保姆下指令。

我这人,脸皮薄,也不太会拒绝人。再说,李伟总是在旁边打圆场:“我姐一个人住也挺孤单的,来咱们这儿热闹热闹,多好。不就多双筷子的事儿嘛。”

话是这么说,可事情远不止多双筷子那么简单。

李莉的口味很刁。她不爱吃肥肉,鱼要有刺少的,青菜不能炒得太烂,汤里不能放太多味精。每次她来之前,我都得提前构思菜单,下班后急匆匆地钻进菜市场,在她挑剔的味蕾和紧张的时间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有一次我工作特别累,评职称的材料压得我喘不过气,就简单地煮了西红柿鸡蛋面。李莉来了,看着桌上两碗面,筷子拨弄了两下,撇撇嘴说:“就吃这个啊?也太素了点吧。”

我当时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笑着说:“今天太忙了,姐你将就一下,我卧了两个鸡蛋呢。”

李伟赶紧夹起一个荷包蛋放进她碗里:“姐,你尝尝陈静煎的溏心蛋,一绝!”

那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像一根小小的刺,扎进了我心里。我开始意识到,李莉的“蹭饭”,已经从最初的亲情互动,渐渐变了味儿。她把我这里的便利,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福利。

她几乎每次都是空手来,偶尔带点水果,还是那种超市打折的。吃完饭,碗一推,就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等我们收拾好厨房,她也差不多该回家了。我和李伟提过两次,能不能让她好歹也搭把手,或者别来得那么频繁。

李伟总是那套说辞:“哎呀,她是我亲姐,计较那么多干嘛?她从小就被我爸妈惯坏了,你多担待点。再说了,她来,不也说明她认可你这个弟媳妇嘛,是把你当自家人。”

“自家人”这三个字,像一个紧箍咒,把我所有的怨言都堵了回去。

是啊,都是自家人,计...计较什么呢?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我妈也总教育我,做人要大度,家和万事兴。

于是,我继续扮演着那个贤惠、大度的弟媳。李莉的菜单要求,我尽量满足;她带来的各种情绪垃圾,我默默消化。那口紫砂锅,几乎成了李莉的专属汤锅,每周至少要为她咕嘟咕嘟地响上两三次。

时间长了,家里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李莉没说不来,饭桌上就默认有她的位置。我买菜,会下意识地多买一份;做饭,会不自觉地考虑她的口味。

这种生活,一过就是五年。

五年里,李莉也结了婚,又离了婚,工作换了两三份,唯一不变的,就是来我们家吃饭的习惯。我甚至觉得,我的厨房,成了她动荡生活里唯一的避风港。

我承认,有时候看着她吃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也会有一丝成就感。或许,这就是亲情吧,剪不断,理还乱,充满了无奈的温情。

我以为,只要我一直这么忍让下去,总能维持住这份表面的和谐。直到那个除夕,她亲手打碎了我所有的幻想。

第2章 第一根刺

矛盾的种子,其实在除夕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埋下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六,我提前跟李伟说好了,晚上我们俩去看一场期待了很久的电影,票都买好了。为了节省时间,我下午就炖上了一锅萝卜牛腩,想着回来热一下就能吃。

结果下午四点多,李莉的电话就来了。

“陈静啊,我晚上带个朋友过去吃饭,你多做两个菜啊。”她的语气还是一贯的轻松随意。

我愣了一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有些为难地说:“姐,我跟李伟今晚约了去看电影,七点半的场,饭都做好了,就简单炖了个牛腩。”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李莉略带不满的声音:“看电影?什么电影那么重要啊?我这朋友可是第一次来咱们家,你这个弟媳妇不得好好表现一下?就一个牛腩怎么够,太寒碜了。”

“咱们家”这三个字,她说得特别顺口,仿佛她才是这里的女主人。

我心里那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就冒了上来。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姐,不是我不愿意做,是时间真的来不及。要不……你们在外边吃点?”

“在外面吃多贵啊!再说了,我朋友就想尝尝你的手艺,我都在他面前把你夸上天了。”李莉开始撒娇,“好陈静,你就辛苦一下嘛,电影什么时候不能看?我朋友可是个潜力股,我还指望着他给我介绍项目呢。”

又是这样,她总有无数个理由,把她的需求排在所有事情的前面。

我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电话就被李伟接了过去。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我身后。

“姐,行,你们过来吧,我让陈静再加两个菜。几点到?”李伟对着电话满口答应。

挂了电话,他转过头来,一脸讨好地看着我:“媳妇,辛苦你了。我姐也是,办事总不想后果。不过她朋友都约了,总不能驳了她的面子吧?电影……要不我们退了票,改天再看?”

我看着李伟那张写满“息事宁人”的脸,心里积压了许久的委屈和疲惫,在那一刻几乎要冲破喉咙。我攥着手机,指节都有些发白。

“李伟,这是第几次了?”我的声音有些发抖,“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是她的事,我们的计划就永远要靠后。我今天真的很累,我就想安安静安地跟你去看场电影,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李伟见我真的生气了,赶紧过来搂住我的肩膀,放软了声音:“不过分,不过分。是我不对,没提前跟我姐说我们有安排。可现在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让我姐在朋友面前下不来台吧?就这一次,好不好?下次我保证,一定提前跟她说清楚。”

“你哪次不是这么说的?”我甩开他的手,眼眶有点红。

“我……我这不是也没办法嘛。”李伟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她是我姐,我能怎么办?你就当帮帮我,行吗?”

又是这句话,“她是我姐”。好像这四个字,就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无论她提出多么不合理的要求,我们都必须无条件地买单。

厨房里,那锅牛腩还在咕嘟咕嘟地炖着,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可我却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冷。

最终,我还是妥协了。

我退了电影票,把那份对二人世界的期待压进心底,转身进了厨房。我又加了一道可乐鸡翅,一道干煸豆角,还拍了个黄瓜。

六点半,李莉带着她的朋友准时到了。那个男人看起来三十多岁,油头粉面,一进门就把我们家上下打量了一遍,眼神里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评判。

吃饭的时候,他更是没拿自己当外人,对我的菜评头论足。

“这鸡翅有点甜了,可乐放多了吧?”

“牛腩炖得还不够烂,塞牙。”

“弟妹,你这做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啊。”

我捏着筷子,脸上的笑几乎要挂不住。李莉非但没有制止,反而在一旁附和:“就是,陈静,你听听,人家是美食家,你得虚心学习。”

李伟尴尬地打着圆场,不停地给那个男人敬酒,气氛僵硬到了极点。

那一顿饭,我吃得食不知味。等他们终于酒足饭饱地离开,我看着满桌的狼藉,一句话也不想说。

李伟小心翼翼地过来收拾碗筷:“媳妇,别生气了,那人就那样,嘴碎。我姐也是爱面子……”

“李伟,”我打断他,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你姐再带不相干的人来,提前一天打招呼,否则,我不会再做饭。”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划下底线。

李伟愣住了,他可能没想到一向温顺的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看了我半晌,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我明天就跟她说。”

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说,或者李莉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但这根刺,已经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里。它提醒着我,有些善意,如果不懂得自我保护,最终只会变成一把伤害自己的利刃。我隐隐有种预感,更大的冲突,或许已经不远了。

第3章 年夜饭的约定

转眼就到了年关。

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夜的这顿年夜饭,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仪式,是团圆,是告别过去,是迎接新生。

按照我们家的惯例,婚后第一年在我娘家过,第二年在婆家过。今年,正好轮到我们自己小两口过。我父母去了海南的弟弟家过冬,而婆婆,早在半个月前就被李伟的叔叔接去了乡下老家,说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守岁热闹。

这给了我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我早就计划好了,今年除夕,就我和李伟两个人,不折腾,不做那些大鱼大肉的“硬菜”,就做几道我们俩都爱吃的小炒,窝在沙发上,看着春晚,安安静安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个计划,我提前一周就跟李伟通过气了。他当时满口答应,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要买什么口味的薯片和什么牌子的啤酒。

“太好了,”他说,“咱俩也好久没有这么清静地待着了。”

我以为,这个除夕,将是我们婚后最轻松惬意的一个节日。

为了这个“二人世界”的年夜饭,我还是花了不少心思。我提前泡好了海参,买了上好的基围虾,还有李伟最爱吃的羊排。虽然说简单点,但过年的仪式感不能少。

大年三十那天,我起了个大早。窗外还飘着零星的雪花,空气清冽。我把家里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换上了新的床单和窗帘,又在客厅的茶几上摆了一瓶含苞待放的腊梅,整个屋子都透着一股清新的、准备过年的味道。

李伟负责贴春联和福字,我们俩配合默契,他扶着梯子,我指挥着“高一点”、“往左偏偏”,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那一刻,我觉得无比幸福。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婚姻生活吗?简单,温馨,有商有量。

下午两点,我开始准备晚上的饭菜。虾线一根根挑干净,羊排拿红酒和迷迭香腌上,海参切成小段准备做个葱烧海参。厨房里,抽油烟机嗡嗡作响,锅里飘出诱人的香气,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充满了生活的热望。

四点多的时候,李伟的手机响了。

他正在客厅里摆弄新买的投影仪,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接了起来:“喂,姐。”

我的心,没来由地咯噔了一下,切菜的手也慢了下来。

“哦,在家里呢,准备年夜饭。”李伟的语气很轻松。

“我们?就我跟陈静两个人啊。妈去叔叔家了,你不是知道吗?”

电话那头,李莉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李伟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为难。他下意识地朝厨房这边看了一眼,声音也压低了些。

“啊?你……你没地方吃饭?”

“不是,姐,我们……我们都准备好了,就俩人的量……”

“朋友?带什么朋友啊?”

我关掉了抽油烟机,厨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冰箱的压缩机在低低地嗡鸣。李伟的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清晰地扎进我的耳朵。

挂了电话,李伟拿着手机,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犹豫了半天,才磨磨蹭蹭地走到厨房门口。

“媳……媳妇,”他开口,声音干巴巴的,“我姐……她……”

“她要来吃饭,还要带朋友,对吗?”我没回头,继续切着手里的葱,刀刃和砧板碰撞,发出清脆而决绝的声响。

“……嗯。”李伟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她说她本来约了朋友,结果餐厅临时取消了预约,现在找不到地方吃饭了。她说就她和她两个闺蜜,三个人。”

我停下了手里的刀,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他。

“李伟,你还记得上次她带那个‘美食家’来,我跟你说过什么吗?”

李伟的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我:“我记得。可……可今天不是情况特殊嘛,大年三十的,总不能让她和她朋友在外面挨饿受冻吧?那多可怜啊。”

“可怜?”我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她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除夕夜吃饭的地方都安排不好,需要我们来为她的‘可怜’买单?她那两个闺蜜,难道也都是孤家寡人,连个年夜饭的去处都没有?”

“我……我也不知道啊。她就这么说的。”李伟显得手足无措,“媳妇,你看,菜反正也买了,多加三个人,就是多添几双筷子的事儿。大过年的,别闹不愉快,行吗?就当给我个面子。”

又是“给我个面子”。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无比的疲惫。五年来,我给了他无数次面子,可谁又来给过我面子?我精心的准备,我对二人世界的期待,我在这个家里辛辛苦苦的付出,在他们姐弟的“亲情”面前,似乎永远都一文不值。

“李伟,”我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之前说好的,就我们两个人。这是我们的家,不是你姐姐的免费食堂和临时招待所。你如果觉得她可怜,你可以出去请她们吃,或者把她们带到你叔叔家,跟一起过年。但是今天晚上,这个家门,我不想为不速之客打开。”

我的态度很坚决,没有留任何商量的余地。

李伟的脸色也沉了下来:“陈静,你怎么能这么说?那是我亲姐!大年三十你把她关在门外,这像话吗?传出去别人怎么看我们?怎么看你?”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看着锅里已经腌好的羊排,突然没了半点胃口,“我只知道,如果今天我妥协了,那么以后,这个家就永无宁日。我的底线,也会被她们踩得稀巴烂。”

“你……你这简直是不可理喻!”李伟的音量也高了起来。

我们的争吵,被他手机的又一次震动打断了。是李莉发来的微信,李伟点开,是一张照片。

照片里,李莉和另外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小区楼下,背景是我们这栋楼的单元门。照片下面配了一行字:“我们到楼下啦,快开门!外面好冷哦!”

李伟把手机递到我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也带着一丝威胁:“人已经到楼下了,陈静,你看着办吧。”

第4章 我反锁了门

看着手机屏幕上李莉那张笑意盈盈的脸,我心里最后一点温情,也被窗外的寒风吹散了。

她们甚至没有再打一个电话确认,就这么理直气壮地出现在了楼下。仿佛她们的到来,是天经地义,是不容拒绝的圣旨。

我没有去看李伟,而是转身,默默地把切好的葱姜蒜分门别类地放进小碗里,把腌好的羊排用保鲜膜封好,放回冰箱。然后,我解下围裙,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料理台上。

我做完这一切,整个过程安静得可怕。

李伟在我身后,呼吸声都变得粗重起来。他大概以为,我的沉默是一种妥协。

“媳妇,这就对了嘛。”他松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下来,“我这就下去接她们。你……你再辛苦一下,把菜炒了?”

我擦干净手,没有理他,径直走出厨房,穿过客厅,走到了玄关。

李伟以为我要去开门,脸上露出了笑容。

然而,我却拿起钥匙,插进锁孔,在原来的基础上,轻轻向右一拧。

“咔哒”一声。

那声音在寂静的客厅里,显得异常清脆、响亮。

我把门,反锁了。

李伟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我,眼睛瞪得像铜铃:“陈静,你……你干什么?”

“我说了,”我转过身,靠在冰冷的门板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但心里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今天晚上,这个家,不欢迎不速之客。”

“你疯了!”李伟冲了过来,想要抢我手里的钥匙,“我姐她们还在楼下等着!大过年的,你让她们在外面喝西北风吗?你有没有良心!”

“良心?”我看着他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李伟,这五年来,我掏心掏肺地对你,对你姐,对你们全家,我的良心还不够吗?我把她当亲姐姐一样伺候,她把我当什么了?一个免费的厨子?一个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保姆?”

“我……”李伟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门外,隐约传来了按门铃的声音,急促而刺耳,一下接着一下,仿佛在控诉我的冷酷无情。

李伟更加焦急了,他绕过我,去拉门把手,却发现门已经被我反锁,根本打不开。

“陈静!把钥匙给我!”他朝我低吼,声音里充满了压抑的怒火。

我把钥匙紧紧攥在手心,摇了摇头。

“我不想再吵了。”我走到沙发旁,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电视。春晚热闹的开场舞曲瞬间充满了整个客厅,与门外急切的门铃声,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对比。

我调高了音量,拿起茶几上的一包薯片,撕开,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薯片在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很脆,却尝不出任何味道。

李伟见我油盐不进,气得在客厅里团团转。他的手机疯狂地响了起来,不用想也知道是李莉打来的。

他接起电话,压着火气:“姐,你们……你们先别急,我……我跟陈静出了点小误会,马上……马上就给你们开门。”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神向我示意,嘴型无声地说着:“求你了。”

我别过头,假装专心致志地看着电视节目。我知道,我今天但凡心软一秒钟,这五年的委屈,就都白受了。我不能再退了,身后已经没有退路。

电话那头,李莉尖锐的声音透过听筒传了过来,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我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误会?什么误会要这么久?陈静是不是不愿意我们来?李伟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不让我进这个门,我跟你没完!”

“不是,姐,你别误会……”李伟焦头烂额地解释着。

门铃声停了,取而代之的是“砰砰砰”的砸门声,力道之大,仿佛要把门板拆了。

“陈静!你给我开门!我知道你在里面!你凭什么不让我进自己弟弟的家?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李莉的叫骂声,穿透了厚重的防盗门,清晰地传了进来。

她的两个朋友也在一旁帮腔,声音嘈杂。

李伟的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陈静,你非要把事情闹得这么难看吗?非要让街坊四邻都来看我们家的笑话吗?”

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又拿起一片薯片,放进嘴里。

电视里,主持人正用激昂的声音,祝福全国人民新春快乐,阖家团欢乐。

阖家欢乐。

多么讽刺的四个字。

砸门声和叫骂声持续了大概十几分钟,终于渐渐平息了。我猜,她们大概是闹累了,也知道这样无济于事。

李伟颓然地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双手插在头发里,一言不发。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电视里虚假的繁华,和我们两个人之间,那片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荒原的沉默。

我知道,这个年,是过不好了。

我和李伟的婚姻,或许,也走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

但我不后悔。

因为就在我反锁家门的那一刻,我锁住的,不仅仅是李莉的无理取闹,更是我过去五年里,那个不断妥协、不断退让、面目模糊的自己。

我终于为自己,勇敢了一次。

第5章 冰点与对峙

门外的喧嚣终于彻底消失了。

李伟的手机又响了几次,他看了一眼,没有接,直接按了静音,扔在了一旁的沙发垫上。

客厅里,只剩下电视的声音。那些喜庆的歌舞,热闹的小品,此刻听起来都像是在嘲讽我们这个冷清的家。

我和李伟,隔着一张茶几,相对无言。

他一直低着头,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看到他紧绷的肩膀线条,像一块僵硬的石头。我知道,他在生气,气我让他丢了面子,气我让他这个做弟弟的,在姐姐面前无法交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石英钟,滴答,滴答,每一下都敲在我的心上。

桌上,我精心准备的饭菜,已经彻底凉透了。那瓶我特意为今晚准备的红酒,还静静地立在餐边柜上,没有打开。这个我期待已久的除夕夜,最终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战争。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伟终于抬起了头。

他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眼神复杂,有愤怒,有失望,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疲惫。

“你满意了?”他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我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把我的脸,我妈的脸,我们老李家的脸,都让你一个人丢尽了。陈静,你今天可真威风。”他的话语里,带着刺骨的寒意。

“我丢了你们的脸?”我轻轻地重复了一遍,觉得荒谬又可笑,“李伟,在你心里,你们李家的脸面,就比我的尊严和感受更重要吗?”

“尊严?你跟我谈尊严?”他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猛地站了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你不就是觉得我姐来吃饭,让你多做了几个菜,多洗了几个碗吗?多大点事儿?至于让你在大年三十晚上,把人关在门外?你让她们去哪儿?外面下着雪!你这不叫维护尊监,你这叫心胸狭隘!自私!冷血!”

他一连用了三个词,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捅在我的心口。

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心寒。

原来,我五年的付出,在他眼里,就只是“多做几个菜,多洗几个碗”而已。他根本看不到我在这背后付出的时间、精力,看不到我被一次次打乱计划的无奈,更看不到我被不尊重的言行刺伤的内心。

“是,我就是自私,我就是冷血。”我擦掉眼泪,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我自私地想拥有一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家,而不是你姐姐的附属餐厅。我冷血地不想再为一个不懂得尊重我的人,浪费我任何一点感情和精力。如果这叫有错,那我认了。”

“你……”李伟被我的话噎住了,他指着我,手指都在发抖,“你简直不可理喻!”

“我不可理喻?”我站了起来,一步步走到他面前,“李伟,我们结婚五年了。这五年,你姐来我们家吃了多少顿饭,你算过吗?她空手来了多少次,你算过吗?她对我呼来喝去,提各种无理要求的时候,你有为我说过一句话吗?”

“你没有!你每次都只会说,‘她是我姐,你多担待点’。好,我担待了,我担待了五年!我换来了什么?换来了她变本加厉,换来了她在大年三十,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带着一群不相干的人,理直气壮地堵在我家门口!”

“我今天要是开了这个门,明天,她是不是就能带着她的牌友来我们家通宵打麻将?后天,她是不是就能把我们家当成她朋友的免费旅馆?”

我的声音越来越大,积压了五年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

“李伟,家是两个人的,是需要共同经营和维护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受够了这种永远只有我在退让,永远只有我在付出的日子!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我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李伟愣在了原地,他大概从来没有见过我这个样子。在他的印象里,我一直都是温顺的,隐忍的,是那个无论他姐姐做什么,都只会微笑着说“没关系”的陈静。

他眼中的愤怒,慢慢褪去,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茫然和震惊。

或许,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客厅里,又一次陷入了死寂。

电视里,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窗外,远处传来了零星的烟花声。

新的一年,就以这样一种狼狈不堪的方式,到来了。

李伟默默地走过去,关掉了电视。然后,他拿起沙发上的外套,穿在身上。

“你去哪儿?”我哑着嗓子问。

“我出去一下。”他没有看我,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被轻轻地带上,发出“咔”的一声。

整个屋子,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抱着膝盖,任由眼泪肆意地流淌。

我不知道李伟去了哪里,是去找他姐姐道歉,还是去找个地方冷静一下。我也不知道,等他回来之后,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是又一轮的争吵?还是更深的冷战?甚至……是离婚?

我不敢想下去。

我只是觉得好冷,从身体到内心,都冷得像一块冰。这个我用心经营了五年的家,在这一刻,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陌生和孤独。

第6章 余波与真相

李伟一夜未归。

我在沙发上坐了一夜,天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没有拜年的鞭炮声,也没有热气腾腾的饺子。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屋子里一片狼藉,桌上的残羹冷炙,散发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我的手机上有几个未接来电,有我妈的,也有我朋友的,大概是拜年电话。唯独没有李伟的。

我木然地把桌子收拾干净,把那些一口没动的年夜饭,倒进了垃圾桶。看着那些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准备的菜肴,就这么被丢弃,我的心也像被掏空了一块。

上午十点左右,婆婆的电话打了过来。

她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也很生气。

“陈静,你跟李伟到底怎么回事?大过年的,你们俩闹什么别扭?”

我还没开口,她就接着说:“李莉昨天晚上哭着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把她和她朋友关在门外,不让进门。有这回事吗?”

“妈,事情不是……”

“你别解释!”婆婆粗暴地打断了我,“我就问你,有没有这回事?”

“……有。”我低声回答。

“你……你糊涂啊!”婆婆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那可是你大姑姐!是李伟的亲姐姐!大年三十,冰天雪地的,你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我们老李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又是这句话。

我昨天才从李伟嘴里听到,今天又从婆婆嘴里听到。在他们看来,我的委屈和感受,永远都比不上那虚无缥缥的“脸面”。

“妈,这五年来,李莉在我们家吃了多少饭,您知道吗?我像个保姆一样伺候她,您说过一句公道话吗?”我的声音也冷了下来。

“那不是应该的吗?”婆婆的回答,理直气壮得让我震惊,“你嫁给了李伟,你就是我们李家的人!照顾一下他姐姐,怎么了?一家人,不就应该相互帮衬吗?你这么斤斤计TAO,还算什么一家人?”

“相互帮衬?”我气得笑出了声,“妈,是相互,不是单方面!这五年,她帮衬过我们什么?除了来吃饭,她为这个家做过一件事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婆婆才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陈静啊,妈知道你受委屈了。李莉那孩子,从小就被我们惯坏了,是不太懂事。可她再不懂事,也是你姐姐。你做弟媳的,多包容一点,这个家才能和和美美的。”

“妈,我已经包容了五年了。我不想再包容了。”

“你……”婆婆大概是没想到我会如此强硬,一时语塞。

“李伟呢?”我问。

“他昨晚后半夜就到我这儿来了,在乡下呢。一脸的官司,什么也不肯说。”婆婆说,“你们俩赶紧把话说开,别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听妈一句劝,你给李莉打个电话,服个软,道个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让我道歉?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做错事的人不是我,凭什么要我去道歉?

“妈,我没错,我不会道歉的。”我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说完,我直接挂了电话。

下午,李伟终于回来了。

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他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一进门就跟我大吵大闹,而是默默地换了鞋,走到我面前。

“我们谈谈吧。”他说。

我们坐在沙发上,隔着半米的距离,却像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昨晚,去找我姐了。”李伟先开了口,“我把她和她朋友,安排在了酒店。”

我没有作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骂了她一顿。”

我有些意外地抬起头,看着他。

李伟苦笑了一下:“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这个‘扶姐魔’,居然会骂我姐。”

“我跟她聊了很久,从昨天晚上,一直聊到今天早上。我把你昨天跟我说的那些话,都跟她说了。我问她,这五年,她到底把我们这个家当成了什么。”

“她一开始还在嘴硬,说我是娶了媳妇忘了姐,说你小气、容不下人。后来,说着说着,她就哭了。”

李伟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她说,她不是故意要给我们添麻烦的。她离婚以后,一个人住,看着别人家都成双成对的,心里就特别孤单,特别慌。来我们家,看着我们俩,看着你做的热菜热汤,她觉得心里踏实。”

“她那两个朋友,是她新公司的同事。她想在公司里站稳脚跟,就吹牛说自己有个手艺特别好的弟媳,跟弟弟弟媳关系特别好,想请她们来家里吃饭,撑撑场面。她知道我们俩过除夕,以为……以为多她们三个不多。”

李(Li)伟(Wei)的(de)叙(xu)述(shu)很(hen)平(ping)静(jing),(dan)但(dan)我(wo)却(que)听(ting)得(de)心(xin)里(li)五(wu)味(wei)杂(za)陈(chen)。

我(wo)从(cong)来(lai)没(mei)有(you)想(xiang)过(guo),(Li)莉(Li)那(na)些(xie)理(li)所(suo)当(dang)然(ran)的(de)行(xing)为(wei)背(bei)后(hou),(jing)然(ran)藏(cang)着(zhe)这(zhe)样(yang)的(de)孤(gu)独(du)和(he)自(zi)卑(bei)。

她(ta)不(bu)是(shi)坏(huai),(ta)只(zhi)是(shi)太(tai)过(guo)自(zi)我(wo),(yong)用(yong)一(yi)种(zhong)错(cuo)误(wu)的(de)方(fang)式(shi),(lai)索(suo)取(qu)着(zhe)她(ta)想(xiang)要(yao)的(de)温(wen)暖(nuan)和(he)安(an)全(quan)感(gan)。

“媳(xi)妇(fu),(dui)不(bu)起(qi)。”(Li)伟(Wei)忽(hu)然(ran)说(shuo),(ta)伸(shen)出(chu)手(shou),(wo)住(zhu)了(le)我(wo)冰(bing)凉(liang)的(de)手(shou)。

“这(zhe)些(xie)年(nian),(shi)我(wo)错(cuo)了(le)。(wo)总(zong)是(shi)觉(jue)得(de)她(ta)是(shi)我(wo)姐(jie),(wo)们(men)就(jiu)应(ying)该(gai)无(wu)条(tiao)件(jian)地(di)让(rang)着(zhe)她(ta),(que)从(cong)来(lai)没(mei)有(you)站(zhan)在(zai)你(ni)的(de)角(jiao)度(du)想(xiang)过(guo)问(wen)题(ti)。(wo)把(ba)所(suo)有(you)的(de)压(ya)力(li)和(he)委(wei)屈(qu),(dou)推(tui)给(gei)了(le)你(ni)一(yi)个(ge)人(ren)。”

“昨(zuo)天(tian)晚(wan)上(shang),(ni)把(ba)门(men)反(fan)锁(suo)的(de)那(na)一(yi)刻(ke),(wo)真(zhen)的(de)很(hen)生(sheng)气(qi)。(dan)是(shi)后(hou)来(lai),(wo)一(yi)个(ge)人(ren)在(zai)外(wai)面(mian)走(zou)了(le)很(hen)久(jiu),(wo)才(cai)慢(man)慢(man)想(xiang)明(ming)白(bai)。”

“是(shi)我(wo)和(he)我(wo)姐(jie),(yi)起(qi)把(ba)你(ni)逼(bi)到(dao)了(le)那(na)一(yi)步(bu)。(ni)锁(suo)上(shang)的(de)不(bu)是(shi)门(men),(shi)是(shi)你(ni)心(xin)里(li)的(de)那(na)道(dao)坎(kan)。”

听(ting)着(zhe)李(Li)伟(Wei)的(de)话(hua),(wo)的(de)眼(yan)泪(lei)再(zai)次(ci)涌(yong)了(le)出(chu)来(lai)。(zhe)一(yi)次(ci),(shi)不(bu)是(shi)因(yin)为(wei)委(wei)屈(qu),(er)是(shi)因(yin)为(wei)终(zhong)于(yu)被(bei)理(li)解(jie)的(de)释(shi)然(ran)。

我(wo)等(deng)这(zhe)句(ju)“对(dui)不(bu)起(qi)”,(deng)了(le)太(tai)久(jiu)太(tai)久(jiu)。

这(zhe)场(chang)由(you)年(nian)夜(ye)饭(fan)引(yin)发(fa)的(de)家(jia)庭(ting)风(feng)暴(bao),(si)乎(hu)在(zai)这(zhe)一(yi)刻(ke),(kan)到(dao)了(le)一(yi)丝(si)转(zhuan)机(ji)的(de)曙(shu)光(guang)。

第7章 新的门规

那次长谈之后,我和李伟之间的冰冷气氛,终于开始融化。

大年初二,李伟带着我,一起去了酒店。李莉也在,她那两个朋友已经走了。

见到我,李莉的表情很不自然,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搓着衣角,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理直气壮。

“陈静,对不起。”她先开了口,声音很小,带着浓浓的鼻音,“除夕那天,是我不对。我不该不打招呼就带人过来,更不该在门口……那样闹。”

我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心里叹了口气。其实,气早就消得差不多了。

“姐,事情过去了。”我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方式太极端了,让你和朋友在外面受了冻。”

李莉摇了摇头:“不,你没错。是我,一直以来都太自私了,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李伟都跟我说了……我……我以后不会了。”

那天的气氛,有些尴尬,但也透着一种雨过天晴的清澈。

我们三个人,第一次像成年人一样,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而不是一方无理取闹,一方和稀泥,另一方默默忍受。

从那以后,我们家有了新的“门规”。

李莉还是会来吃饭,但不再像以前那么频繁。而且,她每次来,都会提前一天打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并且会主动问我想吃什么,她下班路上顺便把菜买了带过来。

吃完饭,她会主动地收拾碗筷,和我一起在厨房里,一边洗碗一边聊天。我们聊她的工作,聊我的学生,聊最近热播的电视剧。

我发现,当她不再是那个只懂得索取的“大姑姐”,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家人与我相处时,她其实也挺可爱的。她会跟我吐槽公司的奇葩同事,也会在我感冒的时候,给我送来她自己熬的姜汤。

那口我妈陪嫁的紫砂锅,依旧会时常飘出香气。但不同的是,现在掌勺的人,不再只有我一个。有时候,李莉会从网上学了新菜式,兴致勃勃地跑来,要在我家厨房一展身手,虽然结果往往是手忙脚乱,最后还得我来收场,但那种一家人一起忙活的氛围,是过去五年里,我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李伟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说“她是我姐”的和事佬。有一次,李莉又想周末带朋友来,李伟没等我开口,就直接在电话里说:“姐,这周不行啊,我跟陈静约好了去郊区爬山。下周吧,下周你提前说,我们准备。”

挂了电话,他冲我得意地眨了眨眼:“怎么样,有进步吧?”

我笑着捶了他一下。

那年元宵节,婆婆从乡下回来了。

她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都过去吃汤圆。

到了老房子,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饭菜香。让我惊讶的是,李莉居然也在厨房里忙活,身上系着围裙,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很认真。

婆婆看到我,把我拉到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陈静啊,之前是妈想得不对。委屈你了。”

我摇了摇头,笑了。

那一晚,我们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电视里播放着元宵晚会,李莉讲着她工作中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李伟则在旁边,不停地给我夹菜。

我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忽然觉得,那个冰冷的除夕夜,仿佛已经是很久远之前的事了。

那扇被我反锁的门,并没有把亲情关在外面,反而像一次强行的“重启”,让我们每个人都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和行为,然后找到了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相处模式。

我明白了,真正的家和万事兴,不是靠无底线的忍让和妥协换来的,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体谅和明确的边界之上。

善意需要锋芒,亲情也需要界限。

有时候,关上一扇门,是为了让更多温暖的窗,能够真正地打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窦骁出席活动被偶遇,胖了依旧帅气十足,戴着婚戒,力破婚变传闻

窦骁出席活动被偶遇,胖了依旧帅气十足,戴着婚戒,力破婚变传闻

鑫鑫说说
2025-11-05 09:08:39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逆天!99.3%阳光吸收效率,聚光太阳能要“封神”?

逆天!99.3%阳光吸收效率,聚光太阳能要“封神”?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5 17:20:53
新疆多地遭遇下半年最强降雪,乌鲁木齐雪深或达25厘米,赛里木湖变身“冰雪王国”,气象部门发布提醒

新疆多地遭遇下半年最强降雪,乌鲁木齐雪深或达25厘米,赛里木湖变身“冰雪王国”,气象部门发布提醒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26:46
京剧大师周信芳不听夫人劝告坚决留大陆,卷入政治洪流成为牺牲品

京剧大师周信芳不听夫人劝告坚决留大陆,卷入政治洪流成为牺牲品

南极狼人
2025-11-05 17:44:3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赖清德窝点被定位,美上将警告武统将至,岛内喊话解放军放弃武力

赖清德窝点被定位,美上将警告武统将至,岛内喊话解放军放弃武力

文史旺旺旺
2025-11-04 20:10:05
上海银行信息披露评价被降级,系42家上市银行唯一

上海银行信息披露评价被降级,系42家上市银行唯一

湘财Plus
2025-11-04 11:16:19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诺言卿史录
2025-07-17 14:23:29
宁夏内蒙多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发绿光且速度极快,专家:可能是一颗流星体

宁夏内蒙多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发绿光且速度极快,专家:可能是一颗流星体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5 09:59:19
赛力斯公布方向盘折叠专利

赛力斯公布方向盘折叠专利

界面新闻
2025-11-04 15:13:11
台媒曝阿娇前夫赖弘国三婚三离!去年10月才宣布妻子诞下二胎女儿

台媒曝阿娇前夫赖弘国三婚三离!去年10月才宣布妻子诞下二胎女儿

阿纂看事
2025-11-04 18:05:57
医生警告:一旦吃上他汀药,这6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肝损风险

医生警告:一旦吃上他汀药,这6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肝损风险

朗威游戏说
2025-11-05 14:24:47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老王说正义
2025-11-04 00:05:34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山河路口
2025-11-05 18:35:05
2025-11-05 20:16:49
匹夫来搞笑
匹夫来搞笑
超级宠粉
2212文章数 134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GTA6》或将迎来重磅角色!前作诸葛亮级大佬回归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组图丨泰山秋景隐藏款!彩石溪更新绚丽“皮肤”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