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行业标准制定不仅可以加速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迭代,更是国际规则的重要参考,意义重大。
界面新闻从2025年10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牵头制定251项国际标准,培育64项上海标准,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形成了标准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批由上海企业制定的国家标准正在成为国际标准。
为鼓励上海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上海出台了全国首个《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互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标准嵌入科技创新全过程,推动标准研制与技术研发、产业推广同步发展,实现了标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上海还发挥各区产业集聚优势,围绕电子设计自动化、量子网络、家电智能互联等领域,累计建设37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及时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打造的《深海智能挖沟铺缆机器人》企业标准获评2025年上海标准。
该公司总经理张定华向界面新闻表示,深海挖沟铺缆机器人系统作为海底能源和信息传输的重要保护手段,其标准化发展对于引领行业进步、减少无序竞争、营造良好的装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制定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为整个深海开发装备产业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助力我国从深海探测走向深海开发,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上海积极拓展“合作域”,打造标准开放“关键枢纽”。
去年1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意数字设计技术委员会(ISO/TC350)经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通过落户中国,上海浦东明珠国际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秘书处工作。这将促进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服务消费,助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上海还积极推动大模型、元宇宙、电子竞技、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国际标委会、工作组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落户,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已累计牵头制定ISO、IEC标准251项,推动更多企业从技术追随者迈向规则制定者。
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明翰推动成立量子随机数标准工作组WG13,参与多项量子密钥分发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为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节点的安全实施提供指导,为我国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参与国际竞争贡献力量。
量子随机数是量子技术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领域,其随机性来源于量子力学的内禀性质,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领域。我国在ISO/IEC JTC3框架下成功推动成立了量子随机数标准工作组WG13,这是我国首次牵头成立的量子信息技术相关国际标准工作组,具有里程碑意义。李明翰告诉界面新闻,量子随机数的标准制定对于规范市场、引导合规产品以及指导用户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我国在过去20多年间,从学术界到产业界再到基础设施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量子网络。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欧美国家认知差异和适应时间的挑战。李明翰指出:“我国理应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推动量子技术的全球发展。”
在上海,行业标准的制定,离不开领军企业的参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李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标准需要及时嵌入科技产业,与产业共融共生,并培育标准化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上海正在积极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在引领性的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绿色低碳等,这些领域与标准密切相关,上海正与全球伙伴共商共建相关国际标准。
李菁强调,上海拥有众多产业优势,如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通过成立委员会和专家团队,上海希望进一步放大这些产业优势,将其转化为标准化优势,形成能够引领全国甚至世界的上海标准。上海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推动更多上海标准走向国际舞台,促进全球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