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在欧洲政坛,发生了一件让整个西方世界“坐立不安”的大事。爱尔兰总统选举刚刚落幕,老牌传统政党全线溃败,反而是一位以“反霸权、敢说真话”著称的女政治家——凯瑟琳·康诺利,以历史最高票率横扫对手,强势当选第十任爱尔兰总统。
你没有看错,这不是哪个“网红议员”出奇招,而是一个欧洲国家有史以来头一回,直接把“反美、反霸权”写进竞选主张的候选人,送进了总统府。
![]()
她刚上台,第一把火就点在美国头上,直言美国是“帝国主义强国”,将当前世界的不稳定,直接归咎于美西方的强权游戏。
这一刻,不光欧洲媒体集体哗然,就连美国本土的主流媒体,也罕见地选择了“冷处理”,生怕康诺利的强硬言论带动起一阵“反美风暴”。
10月24日,爱尔兰举行总统大选,第二天公布结果:康诺利以63.36%的得票率(约91.4万票)第一轮绝对胜出,直接把最大对手、老牌中右翼统一党候选人希瑟·汉弗莱斯拉下马。
![]()
1937年爱尔兰设立总统职位至今,从来没人能拿下如此高的首轮得票率。康诺利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还震碎了整个欧洲对“温和中立爱尔兰”的印象。
1999年,她就进入戈尔韦市议会,长期深耕民生、社会公正、反对强权。她坚持和平主义,敢于公开批评美国、北约,早年因反对伊拉克战争、质疑西方对俄制裁而闻名。
本届选举,她获得新芬党等左翼政党力挺,打出的牌就是“反霸权、挺弱者、敢于与强权说不”。说白了,大家对传统政党“遇事就和稀泥、外交全听美国”的套路早就腻了。康诺利一上台,“敢怼敢说、给爱尔兰争口气”,一下子就成了“改变的希望”。
![]()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美式外交就是“恃强凌弱”。特朗普搞关税战、打压盟友、四处制造对立,本质上就是“贸易霸权+军事讹诈”。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已经构成“用金钱资助种族灭绝”。她甚至放话:“如果我和特朗普见面,不可能讨论任何违背人道主义的议题。”
这还没完。对欧盟、北约,康诺利也毫不客气。抨击欧盟“增军费”,把欧洲带入新一轮军备竞赛,背离了和平初衷。抨击北约东扩,直言是地缘冲突的“导火索”,搞乱了欧洲本该有的安全秩序。
![]()
别以为她只敢冲美帝。对英法等传统西方盟友,康诺利也不留情面,哪怕是外交场合,也敢当面批评他们的“强权行径”,“不替任何一方遮羞布”。用爱尔兰媒体的话说,“她是把良心和愤怒都穿在身上的总统”,“让西方主流世界很不舒服”。
首先,爱尔兰总统是“吉祥物”?爱尔兰总统实际上是一个礼仪性岗位。按宪法规定,总统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也不能直接插手外交和军事决策。真实的权力在总理和议会手里。
出席重大仪式发表“非强制性”讲话。代表国家形象出访,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形象大使”,更像“道义发声者”。
![]()
所以,别看康诺利在国际舞台上发言很猛,真要让爱尔兰“外交转向”,她凭一己之力,根本做不到。
说到关键处了。爱尔兰是什么?欧洲著名的“外向型经济体”,靠的就是吸引跨国公司,尤其是美资巨头。企业税率12.5%,全欧洲最低,吸引了1800多家跨国巨头落户。
美国企业投资占爱尔兰外商直接投资的60%,苹果、谷歌、微软这些IT巨头,全把欧洲总部设在都柏林。爱尔兰GDP的70%出口额,都是美企贡献的,这些公司还创造了全国最优质的就业岗位。
![]()
截至2023年底,爱尔兰吸收的外资高达1.3万亿欧元,美国是绝对主力。哪怕总统嘴上天天反美,经济层面根本撕不开,政府也不敢真得罪美国资本。
金融时报早就点评过:康诺利的高调反美,最多带来短期舆论压力,不可能真正撼动美爱经济纽带。
它既是欧盟成员,又是美国在欧洲的“跳板”,一直扮演“跨大西洋桥梁”的角色。康诺利当选后,承诺“坚守中立”,这和爱尔兰传统的“桥梁角色”其实是矛盾的。
以后只要总统发声太激进,政府就要在“尊重总统言论权”与“稳定美欧利益”之间左右为难。一边是民众对“道义外交”的期待,一边是对美欧深度依赖的现实,政府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
康诺利的胜选,绝不只是个人逆袭,更像是爱尔兰社会一次集体“抗议”。对老牌政党“遇事就妥协,外交看美国脸色”的反感,终于有了出口。
对军工利益集团、对欧盟“跟风美国”的失望,终于有人敢替老百姓说话。对巴以冲突、俄乌战争等国际热点,民众希望有一个“站在道义一边”的声音。
这其实也是欧洲民意的“警示灯”老百姓并不买账西方那套“谁胳膊粗谁说了算”的国际秩序。
![]()
爱尔兰总统再有个性,本质上还是“国家发言人”,不能决定外交大政。康诺利能做的,是利用总统的平台,不断对“强权政治”“军事扩张”敲响警钟,为弱势群体、和平主义者争取更多话语权。
她的“反霸权立场”,更多是“道义表达”,难以转化为实际政策。但她的当选,也确实会让爱尔兰政府在外交上更加谨慎,尤其在美欧矛盾、巴以冲突、俄乌博弈等问题上,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默默跟随”,而是要在“尊重总统言论”与“维护现有利益”之间反复权衡。
![]()
康诺利上台,是不是意味着欧洲要“反美潮流”大爆发?肯定不是。欧洲现实利益盘根错节,靠一两个人喊口号,绝不可能撬动格局。
但她的当选,意义却非常清晰:欧洲民众对“强权政治”“军火利益”“外交附庸”这套把戏,已经越来越警觉。哪怕是经济小国,也有权利在国际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
未来两年,看看爱尔兰政府怎么平衡“道义外交”和现实利益,看看康诺利能否在礼仪性岗位上“审慎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才是欧洲政坛最值得观察的新故事。
参考信源:批评欧盟、称“不信任美国”,爱尔兰将迎来这样一位新女总统
2025-10-27 22:11·第一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