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访|知诗七林:不期而遇,才是旅行的意义

0
分享至


早晨八点多,高原的太阳终于洒进横断山脉的河谷。

这是滇藏线上车程最漫长的一天。松赞的车队凌晨4点出发,擦着黑夜与星光,从如美驶向来古。318国道正在修路,放行时间被切割成几个区间,错过就要再等4个小时。有时急赶,有时空等,让原本就稍显单调的这段路被拉扯得愈加漫长。

当光终于降临,车队停了下来,想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个能晒到阳光的地方伸展筋骨、席地就餐。在村广场转了一圈,太阳又被云遮住,直至继续前行偶遇一座鲜有人知的寺庙——田妥寺。那时正值萨嘎达瓦月,门帘之后的僧人正在做胜乐金刚坛城,香气与诵经声涌出,古壁画在昏暗中闪烁,一种穿越的眩晕感瞬时袭来。走出门时,朝阳恰好重新落在台阶上,于是就地享用早餐。经历了黎明前漫长的等待,一天,才刚刚开始。

寺院墙壁上的藏文与僧人

这是松赞25周年纪念之作“朝圣之路”的一次内测踩线。作为松赞高端精神属性系列“隐秘之门”的旗舰产品,它是一条为旅人而设的朝圣路:从香格里拉出发,历时15天,穿越横断山脉与三江并流,攀越七座五千米雪山垭口与无数高山峡谷,走过茶马古道的遗痕和修行者的苦旅,最终抵达拉萨,串联起松赞在这片土地上25年的耕耘与两代人的接力探索——一条由自然、信仰与时间共同铺就的史诗路。

西藏有句关于朝圣的谚语:“匆匆忙忙到不了拉萨”,缓缓行走方能抵达目标。松赞“隐秘之门”系列产品的发起人知诗七林告诉我们,从云南抵达拉萨的那一天,是整个旅程中让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峰值体验。而要理解那一天的意义,也许要从更根本的问题开始:朝圣,究竟是什么?


作为藏族人,知诗七林在真正踏上朝圣之路前,对它的理解与大多数人无异——那是一场带着信仰的出发,去往某个被赋予神性的地方,追寻能量,也完成心愿。真正走过之后他才发现,那些臆想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过程中,内心与精神状态发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变化。



松赞隐秘之门系列产品发起者知诗七林先生(下图左一)

第一次朝圣归来,他察觉到自己读书更精进了一些,以前读不进去的书,如今能一口气读完;思维更清晰,工作与生活都更有力量、更扎实。第二次、第三次,变化依然如此。“那时候我才明白,这就是朝圣的后劲。这种能量会不断启发你,去重新看待这个物质世界,它意味着开启生命新的维度,或者说更高、更深的维度。”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在开启“朝圣之路”前,他出差前往尼泊尔EBC线路选址。那天,他抵达珠峰南坡登山大本营附近,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雪山脚下,一处平台正对着珠穆朗玛峰。天黑得很早,极低的雾气一层层落下,山体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直至被彻底吞没。“我一个人坐在那间破旧的小旅馆里,兴奋得几乎睡不着。想着身边就是世界最高峰,仿佛自己也站在了世界之巅。”那一夜,他的脑海中闪过许多从未出现的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也关于此刻的觉察——细微到无从言表,却让人知道自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尼泊尔EBC线路徒步的沿途风光

这让知诗七林开始重新思考时间。为什么朝圣需要时间——至少,需要十五天?“最初把这条线路定为两周时,团队其实有些犹豫,觉得客人未必能抽出这么久。”但在他看来,朝圣是一个需要被时间浸润的过程,它要求身体和心灵逐渐对齐,也要求人在途中慢下来,让时间成为意义的一部分。“如果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命尺度去衡量,这两周其实很短。比起它能带给人的力量,这段时间几乎微不足道。”

依循藏地文化的智慧,这段旅程被划分为准备、行走与回向三个阶段。准备,不仅是适应高原环境,更是一场从外来旅行者到真正朝圣者的身份转化;行走,是与世界同行,忘掉所有目标,享受每一个当下;回向,则是将旅途中积累的感悟与善意,重新流向他人与世界。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回向”是一种修持,人将所修所悟不为己私,而愿一切众生同得利益。在他看来,这是朝圣最动人的地方: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同文化之间的藩篱,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精神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短短两周后,带走能够影响一生的经历。



田妥寺的僧人在专注地制作沙坛城


在奢华旅行的语境中,舒适与挑战似乎天然对立。多数旅游服务都在追求将不确定化为确定的“周到”自证。可当一切完美无瑕,旅行的意义也随之褪色。尤其是带有修行意味的朝圣,若无艰辛与未知,精神的探索也将无从发生。

知诗七林认为,这正是当下行业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我们其实要不断给旅人挑战感。”因此,松赞在这次内测中首次采用“共创”方式,邀请客人一同进入不确定的旅程。“我始终相信,最高级的审美,是帮助人看见真实的那一面,哪怕它有瑕疵或残缺。假如强行为维纳斯接上断臂,反而会毁掉她的美。”



前往田妥寺(上图),以及波密周边徒步的沿途风景(下图)

“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大自然随时展现它的美,只能期望当它展现时,我们恰好在场。太阳不出现或者318堵车,都是人生中一定会出现的遗憾——唯有接纳不完美,旅行才真正开始。”在藏地语境中,接纳更是一种超脱“我执”的智慧。“当你卸下执念,真正愉悦的事情便会发生。”

就像那漫长一天的另一个四小时,他们因封路在邦达村停下。邦达曾是318线上的修车站,嘈杂而无人久留。他们走进一处村落,意外发现两座雕花彩绘的古宅与鲜为人知的邦达寺。寺中珍藏多件国家级文物,却被锁在密室,几次请求僧人始终被婉拒。他们没有坚持,转而在殿中打坐,这是松赞每到能量场惯有的修习。一位僧人在身后伫立,静观了二十分钟,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他亲自带领他们走遍寺中殿堂,打开那些原本紧锁的门。


去往来古途中的邦达寺,僧人手中拿着象征启程前往圣地的钥匙

此后的路上,意外的馈赠接踵而至。古宅里的《蒙人驭虎图》壁画、山谷牧场风中疾驰的藏原羚群、318国道旁触手可及的巨大彩虹......那些被延误的时光,反而成为旅程最丰盈的部分,也让共创的线路生长出新的风景。这一路上,他们抵达的许多地方几乎从未被游客踏足——正是在这样的不期而至中,“朝圣之路”的八成体验被发现。

夜晚九点,车队终于抵达来古。在此之前,他们拜访了一位常年闭关的瑜伽士。瑜伽士诵经、洒净水,为众人加持。“那一刻整个人像被电击一样,从头到脚都在发麻。”知诗七林回忆道,仿佛所有等待、遗憾与巧合都在那一瞬间汇成前往人生新维度的入口。


“朝圣之路”项目团队在来古周边的雅隆冰川

“那一天,我感觉赚回来二十多个小时,像体验了两三天的人生。”这便是“朝圣之路”所要回向的——在陪伴中共同经历风雨,也在陪伴中抵达彩虹,当你如此行,朝圣便在旅途中自然发生。


在芒康的迈巴牧场,他们遇见了一个意料的变化。昔日的黑牦牛毡帐篷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蓝色的活动板房。

“我第一反应是,天啊,太丑了。”当地员工告诉他,牧场深处还保留着一顶松赞的黑牦牛毡帐篷,可以提供原生态体验。知诗七林走进去看了看,出来后摇头:“我们还是去牧民家吃饭吧。”



俯瞰芒康的迈巴牧场

员工不解,他解释道:“蓝色板房是活着的。我们的帐篷是漂亮,但它不是真的——它曾经是真的,但今天牧民的生活早已不同。那天我心里也有些复杂,但我凭什么去‘责怪’制造业的进步让百姓能以更低的成本住得更好呢?社会在变,我们要学会欣赏藏地在发展中的真实样貌。”

知诗七林想起日本国宝级摄影师上田义彦在来访时拍过一张照片:牧民用黑色PVC电缆管截去两头、封住底,制成酥油茶桶。旁人不解他为何拍这个,上田义彦只答:“因为有人的痕迹,有生命的痕迹。”那一刻,他幡然醒悟,当今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才是真正的审美。而那些在柜子里精雕细琢的木制酥油茶桶,实际上没有一天有一个人用它倒过茶。


上田义彦在来古的休登寺、拉萨的贡嘎曲德寺和乃朗寺进行摄影作品的拍摄

“黑牦牛毡帐篷并不是文化的核心。它是一种符号。今天我们藏族人都住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年轻一代也回不到帐篷里。我们不能去表演,因为那顶帐篷里早已没有牧民。”他所理解的核心,是人的精神——是他们为什么愿意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牧场上,而不愿离去。“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核心文化,不论谁来,终会将它覆盖。”

因此,松赞的使命从来不是守旧,而是让在地文化焕发自信。“我们要带客人去看最真实的,但依然很美的东西。”当旅人由衷地赞叹,当地人会被触动。他们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每天所生活的地方,本身就值得被珍视。那是一种温柔而持续的文化回路,从凝视转为理解,从被看见转为自我认同。


拉萨周边的敏珠林寺里,当地人正在点酥油灯

这种理念,也在松赞的日常里生长。1600多名员工中,九成来自本地26个民族,他们大多在雪山脚下长大,如今成为这片土地的讲述者与守护人。

当一位康巴汉子讲起童年的牧场故事,当一位纳西族姑娘分享她沐浴过的山风与歌声,文化的传承便在这些瞬间自然发生。朝圣,不仅是外来者向这片土地学习,也让土地上的人们重新照见自身的光。



作为本地文化讲述者与守护人的松赞员工


文化之所以动人,并非因为它古老,而是因为它仍在呼吸。由滇入藏的两千多公里,没有被设计好的完美,唯有真实的相遇与同行。正如《大道之歌》所颂:“不凝望其他地方,仅注视你能到达并经历之处;不遐想其他时间,⽆论多么遥远,仅思索你能到达并经历之时;不张望其他途径,仅追寻那为你延伸、为你等候之路;了解宇宙如同道路,许多道路,替旅行之灵魂所铺的道路。”

朋友啊,请别遥望终点闪耀的金顶,而在雪山与峡谷的壮阔之间,在人文与信仰的深处,于每一个被风吹动的当下,照见自己——那便是朝圣的意义。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监制 / Shawn Ong

编辑 / Oliver

助理编辑 / Gloria

采访 / 至尊盖

撰文 / 至尊盖

图片来源 / 松赞旅行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买家宝妈被堵小区,商家起诉,女老板口碑暴涨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买家宝妈被堵小区,商家起诉,女老板口碑暴涨

观察鉴娱
2025-11-07 10:10:21
还未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一级演员被指戏混子

还未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一级演员被指戏混子

古木之草记
2025-11-07 17:08:14
民进党气炸了!联合国秘书处要求民进党代表国籍一栏写中国!

民进党气炸了!联合国秘书处要求民进党代表国籍一栏写中国!

小企鹅侃世界
2025-11-07 12:04:55
古二节目被扒!给小S做饭,闪躲林志玲,老实人撕碎了王家卫滤镜

古二节目被扒!给小S做饭,闪躲林志玲,老实人撕碎了王家卫滤镜

艺能八卦局
2025-11-07 05:02:43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麦大人
2025-11-03 15:37:57
中国石油原党组管理干部霍进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石油原党组管理干部霍进接受审查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22:12:04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02:09:41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乡野小珥
2025-10-21 06:52:16
郑智化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郑智化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陈宜之
2025-11-07 23:19:14
同居后,大部分女人都不能忍受男性的这些行为

同居后,大部分女人都不能忍受男性的这些行为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1-08 07:29:58
武契奇强硬表态,宁可不加入欧盟,也绝不可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武契奇强硬表态,宁可不加入欧盟,也绝不可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古事寻踪记
2025-11-08 07:26:21
泰王这次真急了!中泰会晤刚落幕就亲自访华,背后藏着大信号

泰王这次真急了!中泰会晤刚落幕就亲自访华,背后藏着大信号

小鱼爱鱼乐
2025-11-07 23:23:39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风风顺
2025-10-14 10:09:49
郭士强去NBA深造13天,1人功不可没!他才是男篮未来最合适的主帅

郭士强去NBA深造13天,1人功不可没!他才是男篮未来最合适的主帅

弄月公子
2025-11-07 13:20:51
洪秀柱怒斥郑丽文:不谋统一为何当主席?

洪秀柱怒斥郑丽文:不谋统一为何当主席?

鲁源写作读书会
2025-11-08 07:30:09
王家卫持续被扒!当年《东邪西毒》30人嫖娼被抓,事后推锅临时工

王家卫持续被扒!当年《东邪西毒》30人嫖娼被抓,事后推锅临时工

娱小余
2025-11-05 21:58:21
机器狗演习遇阻!首秀全覆灭,暴露致命弱点,为何中方还要公开?

机器狗演习遇阻!首秀全覆灭,暴露致命弱点,为何中方还要公开?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14:45:48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15:51:04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美参议院未能推进拨款法案,联邦雇员继续停薪

美参议院未能推进拨款法案,联邦雇员继续停薪

界面新闻
2025-11-08 07:55:24
2025-11-08 08:43:00
悦游中国 incentive-icons
悦游中国
《CNT悦游》杂志官号
3939文章数 315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河南多家景区发布公告:今天,这些人可免费游园、看演出!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旅游
教育
手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旅游要闻

河南多家景区发布公告:今天,这些人可免费游园、看演出!

教育要闻

吴非: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回归常识,做“不折腾”的校长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系列新进展:可变光圈+透明后盖,还有啥惊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